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5月25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记鑫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对我市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首先观看了我市“五五”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多媒体专题片、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市规划编制及启动情况的汇报。尔后,视察组实地视察了金水区花园路街道办事处政一街社区法制宣传长廊和郑州市监狱。随后,视察组又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代表意见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基本情况
视察组认为: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健全组织机构,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宣传教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体市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能力进一步提高,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较好地促进了我市和谐社会建设和郑州都市区建设。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均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不断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先后出台了《郑州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普法依法治市主要活动及责任分工》、《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规划》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到目标管理和年度考评项目中,切实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突出重点,提高工作质量。各级政府以法律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单位“六进”活动为载体,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措施,强化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农民和社区居民、青少年和中小学生、企业管理人员和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法律六进”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质量。如开展集中劝阻违法行为活动,全面排查违法行为,整顿市容市貌。开展法制郑州创建活动,推进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入开展。开展规范执法、司法行为活动,创建良好法制环境。
(三)多措并举,强化宣传教育。我市成立了普法讲师团,每年实施“百场万人”报告会;利用电视、电台、网络、报纸等各类新闻媒体构筑全方位的法制宣传平台;坚持每年开展“12.4”大型广场法制宣传活动,定期组织各类法制宣传教育文艺汇演;坚持每年一部法律,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律知识学习考试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采取多种措施,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全市人民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促进了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四)成绩显著,科学规划目标。在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升,服务大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明显增强,全市公民法律素质稳步提高,促进了各项事业的整体发展,我市荣获了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城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的“六五”普法依法治市规划,统筹全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也实现了良好开局,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全省召开的“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会议上,我市做了典型经验发言。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视察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少数单位和领导干部对普法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思想上不够重视,工作主动性不强,措施不够完善。
(二)对流动人口、社会闲散青少年、外出务工人员、基层农村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在组织培训教育的形式上、内容上,还应不断探索和改进。
(三)有的地方和部门重形式轻效果,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不够,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结合不够紧密,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四)对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和法制文化建设的探索力度还不够,与当前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几点建议:
(一)分析认清形势,提高重视程度。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是提高市民素质,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性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决策,为河南振兴和郑州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发展龙头,必须珍惜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乘势而为。郑州要发展,要建设,要构建和谐社会,要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要提升城市档次和品位,就一定要下功夫从提高市民素质、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等这些基础性、源头性工作抓起,要提高重视程度,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发挥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实施推动作用,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检查、考评和督导,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建立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年度考核、阶段性检查和专项督查,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操作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活动。要强化各类宣传媒体和新闻单位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媒体资源优势,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大力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学校、社区、乡村和单位等各种类型的“法律六进”活动,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广大公务员和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青少年遵纪守法、商业人员依法经营、基层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要认真抓好队伍的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要加强充实基层尤其是社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的力量,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同时,也要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努力做到政治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
(五)积极探索研究,创建郑州品牌。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我市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在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城市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推出新的举措,主动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认真做好“六五”普法工作,努力打造具有郑州特色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品牌。
(六)加强监督检查,提升工作实效。市人大常委会要适时出台《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的决议》,并充分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方式,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进一步促进该项工作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