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史占勇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市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围绕郑州都市区建设,按照“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总体要求,努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创新举措,狠抓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1—5月份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88.9亿元,同比增长26.1%,占年度计划的41.5%,投资进度位居18个省辖市第8位;已开工78个,开工率45.1%;完成省分解下达我市联审联批事项861个,占全年任务的76.3%,位居18个省辖市第3位;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7.6%。
(一)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今年,第一批省重点项目和市重点项目共661个,总投资2.02万亿元,年度投资目标为1661.5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433个,总投资1.57万亿元,年度投资目标1165亿元;市重点项目228个,总投资4501.6亿元,年度投资目标496.5亿元。
今年我市第一批省重点项目共433个,占全省第一批858个省重点项目的50.5%。省重点项目当中,计划当年新开工项目108个,计划当年竣工项目26个。1—5月份,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6.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0.9%,同比增长28.3%。已开工44个,开工率40.7%。
今年我市第一批市重点项目中,计划当年新开工项目65个(不含省市重点重叠项目23个),当年竣工项目34个(不含省市重点重叠项目8个)。1—5月份,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2.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2.7%,同比增长23.9%,已开工34个,开工率52.3%。
(二)各县(市、区)投资目标完成情况
1—5月份,全市县(市、区)、开发区中,投资进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出口加工区84.0%、二七区81.8%、管城回族区61.8%、白沙园区58.3%、郑东新区56.8%、新郑市49.0%、航空港区46.4%、新密市45.1%、巩义市45.0%、中原区44.5%、中牟县43.2%,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2.5、40.3、20.3、16.8、15.3、7.5、4.9、3.6、3.5、3.0、1.7个百分点;投资进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上街区40.0%、荥阳市38.7%、经济技术开发区32.0%、登封市29.6%、高新技术开发区29.4%、国际物流园区29.1%、金水区28.7%、惠济区19.9%,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2.8、9.5、11.9、12.1、12.4、12.8、21.6个百分点。
(三)各行业投资目标完成情况
1—5月份,全市重点项目九个行业分类中,投资进度高于平均水平的有交通项目109.7%、服务业项目59.9%、铁路项目55.9%,分别高于平均水平68.2、18.4、14.4个百分点;投资进度低于平均水平的有工业(含高科技)项目36.7%、农林水项目31.7%、城建环保项目31.5%、社会事业项目31.4%、能源项目31.2%、民航项目1.6%,分别低于平均水平4.8、9.8、10、10.1、10.3、39.9个百分点。
二、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今年年初,我市印发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市领导分包2012年第一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郑办文[2012]19号),将今年第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分包到市领导,建立了市领导“一对一”督促督导分包项目的机制,建立了项目单位反映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绿色通道。
4月底全市新型工业化暨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大会上下发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郑政[2012]2号),各县(市、区)递交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建立和完善了“责任、有序、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完善机制,提高效率。1—5月份先后召开14次重大项目工作推进周例会,研究确定了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州都市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战略性问题,研究解决了郑州都市区“两环十五放射”工程、轨道交通线网、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郑汴物流通道、南水北调总干渠跨桥梁工程等50多个省市重点项目资金、土地等问题。
针对今年重点项目多,联审联批任务重的情况,对省重点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情况先行排查梳理,及时开展工作。4月初,及时将省联审联批办下达的审批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迅速推进工作。完善联审联批日例会制度,由市级领导主持会议,提高日例会的权威性、有效性。1--5月份已完成联审联批全年工作量的76%以上,排名居全省前列。
(三)加强督导,力促开工。面对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按照市委关于确保重点项目计划开工项目上半年一定要实现三分之二实质性开工的工作部署,将省市重点项目的开工任务、投资任务量化细化,进行分解,迅速下达到县(市、区)和有关单位;印发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行重点项目开工周报投资月报的通知》,对各县(市、区)和有关单位开工情况实行周排名周报告,切实增强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感、紧迫感。
5月份市政府督查室、市重点项目办联合有关部门组成4个督查组,针对上半年实现三分之二开工和投资过半的目标,深入各县(市、区)和有关单位,逐一进行督查,有力促进了工作落实。今年,第一批省市重点项目1—4月份累计开工39个,平均每月开工9.7个,5月份实质性开工39个项目;1—4月份累计完成463.9亿元,平均每月完成投资116亿元,5月份完成投资225亿元,为上半年实现三分之二开工和投资过半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加强协调,保障要素。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县区、行业、时段和进度,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市省市重点项目进行督导和协调。一季度分组深入各县(市、区)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指导项目单位科学组织,梳理协调存在问题。分批次召开应开工而未开工、投资进度明显滞后的项目单位负责人会议,查找原因,建立台账,解决影响进度的问题。先后对金水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新密市、二七区和“畅通郑州”工程、富士康等省重点项目进行调研督查。
为争取我市更多项目得到国家的支持,享受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优先配置、优先保障的优惠政策,多次赴国家发改委汇报、衔接和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支持。目前我市在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农林水、节能环保、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高科技等8个方面共40多个项目,预计争取中央资金支持近12亿元,我市“气化郑州”工程、刘湾水厂工程等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的重点关注和支持。为争取我市更多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多次向省政府领导汇报,委派专人常驻省重点项目办,密切跟踪,协助工作,主动协调,积极争取,今年第一批省重点项目当中,在郑项目占全省总量一半以上,通过列入省重点项目,今年可争取省配土地指标12.35万亩。
三、全市重点项目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前期审批手续方面。5月下旬,我们对2012年第一批省市重点项目进行了梳理,排查出需国家有关部委审批的项目21个,其中,已上报省有关部门1个,已上报国家有关部委10个,尚未报批项目10个。按行业分,汽车项目5个,铁路项目3个,轨道交通项目3个,机场项目1个,油气管道、煤矿和电源电网项目各2个,交通、环保和文化旅游项目各1个。前期审批手续的办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后续推进进度。
(二)用地手续方面。截止5月底,用地已上报国土部、省国土厅待批的项目40个,其中,上报国土部5个,上报省国土厅35个。从行业分布看,工业及高科技项目16个,现代服务业4个,电网项目2个,铁路项目2个,交通项目5个,城建环保项目4个,社会事业项目7个。目前项目土地报批手续程序多、审批周期长,导致部分省市重点项目难以实质性开工。
(三)资金方面。受国家信贷政策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难度大等因素影响,新密电厂二期、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区二期、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等重大建设项目,因信贷资金或项目资本金到位不足,项目进度受到影响。
(四)规划调整方面。我市部分区域和道路的规划调整,影响到郑州新区现代文化产业服务中心、郑州黄河明珠大厦、隆庆祥服装产业园、金阳电器整体搬迁和豫鑫物流等项目的开工建设。
四、下一步工作
重点项目建设是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动郑州都市区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必须按照“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总体要求,狠抓投资保增长,狠抓开工保增量,把任务量化到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量化到项目,量化到每周,紧扣时间节点,强化工作落实,确保上半年省市重点项目三分之二实质性开工,实现时间和投资双过半。
(一)加快前期手续报批。随着前五个月经济的持续下行,国家对重大项目审批的进度明显加快,对保障房建设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明显加大。要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等国家部委的衔接、沟通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国家各部委最新宏观政策走向、资金投向重点、项目审批进程,对排查出需国家有关部委审批或资金支持的规模大、投资多、影响深远的华辕李粮店煤矿、神火李岗煤矿等重点项目,要紧盯不放,抓紧做好项目规划、土地、环评等前期工作,力争项目尽早获得国家政策、资金、审批方面的支持。
(二)强化联审联批。试行项目审批专员负责制度,凡是市级审批部门对进入审批流程的项目,指定专人全程跟踪服务,直至该项目完成本部门全部审批环节。认真梳理重大项目,落实责任、搞好对接,跟踪服务,盯紧盯死,采取提前介入、上门服务、陪同办理等措施提高服务效率。对国家或省属项目,深入一线,督促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协同做好督查工作,尽快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坚持市级领导主持召开日例会,围绕项目开工提高联审联批日例会的效率,对县(市、区)和审批部门工作情况进行评优评差排名通报,力争上半年完成联审联批全年任务的90%以上。
(三)加大督查督导。由市政府督查室和市重点办会同有关部门,对每周开工的项目进行跟踪督导,确保实质性开工形成投资增量。对应开工而未开工和投资进度明显滞后的项目进行跟踪督查,剖析原因,找准症结,采取措施,强化责任,确保迎头赶上。对开工情况实行周排名周报告,对投资完成情况实行月排名月通报。对主观原因拖延审批、拆迁不力等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追究责任。按照省重点办《关于开展“促开工、促进度、促前期、抓协调服务”督导协调活动的通知》要求,对铁路公路机场项目、新型农村社区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进行现场督导,编制工作计划,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制定工作预案,确保农忙和雨季正常施工。采取首席服务官、市县联动和专题会议等形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项目开工,力争完成更多投资。
(四)加快申报第二批省重点项目。加强与省重点项目办衔接,争取我市先行开展2012年第二批省重点项目的选报工作,面向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征集重点项目。对各方面选报的项目,要加快工作节奏,加班加点,与项目单位逐一对接核实,分析汇总,力争7月底上报第二批省重点项目名单草案;加强衔接、沟通和服务,确保我市更多项目列入第二批省重点项目。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2012年全市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下,开拓创新、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分秒必争,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努力实现重点项目建设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