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战盈,登封市大冶镇冶南村人,—个朴实的农民的儿子。但无论是在大冶镇,还是在整个登封市,—提到他,人们无不露出赞许的目光,并伸出大拇指连声说:“好样的!好样的!登封市的大明星,农民的好朋友。”
一个平凡的农民青年,缘何有这样的名气,有这样的口碑?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他所走过的人生的道路,相信会从中得到答案的。
危难之时挑大梁
位于大冶镇东南5公里处的周山村,有1300口人,几年前它还是一个登封市闻名的贫穷村,那时村里的三百户人家分别住在被香山山脉大小山阻隔的几道沟里,交通阻塞,贫穷落后。但几年后的今天,周山村却成为人人羡慕、称赞不已的农业生态园林村庄。这一切源于2005年7月15日,带领周山村人民致富的香山牧业公司董事长景战盈被任命为周山村支部书记。
当时的周山村,可谓危机四伏。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村里的各家各户基本上是“靠天吃饭”,一遇到干旱少雨的年份,收入更是绝少,村里80%的人都外出打工挣钱,村里人心涣散。村委会干部连续几年没有发工资,老支书也因身体原因不能再担任支书之职,谁也不愿接周山村这个摊子,周山村顿时处于群龙无首状态。
这时,远近闻名的致富大户景战盈站了出来。
景战盈,1983年在大冶车队工作,1987年至1990年创办冶南耐火总厂,1991年至1998年搞个体煤矿。他是一个有头脑,经济意识强的企业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个人先富起来的农民。应该说,这个时候,他可以靠自己不菲的积累像大多数暴发户—样享受现代的生活。但当他看到还有不少群众生活贫困,无力供养子女上学时,他勇敢地挑起了周山村这副担子,决定依靠科技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周山村人民至此有了自己的带路人,走上了一条致富的好路子。
村官上任力转困局
上任后的景战盈,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如何把村民的心聚到一起,团结起来,他想起了升国旗,想利用这一形式激起人们热爱集体的意识。于是,决定在8月1日带领全村的党员在村委院内升国旗。那天早晨8:00,火热的阳光已经洗去清晨的凉爽,村民们也纷纷赶来看这场破天荒的第一次升国旗。随着雄壮的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村民心里都感到了一种无比的自毫和兴奋。从那以后,景战盈把每月1日定为村委党员干部升旗日,全体村民的心灵在升旗的过程中受到了洗礼和升华。景战盈说:这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这使很多老百性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好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我们老百姓自己的富裕。在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下,这位“村官”还把每月8日和28日定为公民道德进万家活动日和养殖培训日,每当这个日子,他就亲自走上讲台,讲各种知识,使群众懂得了爱国、守法、诚信、礼让和团结友爱。通过这些活动,周山村的人心聚在了一起,大家团结一致,改变周山落后局面的决心更足了。
景战盈也知道,要让群众相信周山村委会、相信他,实实在在的让他们体会到村委会致富政策带来的实惠才是硬道理。其实,早在他担任周山村支书之前,他的高科技养殖业已经让周山村村民尝到了致富的甜头。早在1999年,他为了带动贫困群众致富,毅然挺进周山村境内最荒凉的香山,开发香山。
香山,这座方圆近12平方公里1760亩的荒山上,没有一条能通往山里的路,海拔600米,常年荒芜,杂草从生。景战盈之所以选择香山开发长毛兔养殖,是因为香山远离了污染,适合高科技养殖项目,满山的野草能为养殖提供丰富的饲草资源,更重要的是香山附近的村落有80%的村民生活还不能自给,他们正是他要帮助的人。就是靠着这几点信念,景战盈咬紧牙关,挺进了香山,用毕生的积蓄开发香山。
当时,他的这-一想法,没有得到一个亲友和家人的支持,他甚至顶着和妻子分居的压力签下了承包1760亩荒山的合同。在家人反对,亲友制止以及其它种种冷嘲热讽的压力下,硬是带领一班人,吃方便面、喝凉水、住帐篷,甚至钻到推土机的车楼里过夜。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经过两个月的奋斗,硬是在半山腰开辟出了一条宽5米,长3公里的盘山大道,通向了山里。并同时架设了3500水高压线路,修建了2500米的自来水管道,真正实现了在荒芜的香山上通路、通水、通电的三大工程。之后,他又将自己培育的长毛兔幼种无偿提供给村民,让村民养殖,并定期收买村民剪下的兔毛,这让村民不用出门就有了一些收入。担任村支书后,景战盈和村党委会的其他成员,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有的甚至借款,为村里修建了新学校,公路铺上了柏油,村委会也建了起来,仅仅四个月,村里整个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们都说这是他们的“村官”的功劳,他们佩服他们的“村官”,他们尊敬他们的“村官”,因为这个“村官”是他们致富的带头人,百姓的贴心人。
目光长远建农村公园
景战盈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找到了一条成功的途径。老百姓的日子富裕了,景战盈的信心也更足了。每当从乡亲们的目光中读到他们的感激之意,从他们的言语中听到充满希望的期待,他的心便久久难以平静,觉得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富起来!让本地经济发展速度快起来!让家乡美起来!这就是景战盈的目标!
他紧紧抓住国家退耕还林的有利时机,以植树造林打造林地精品工程为目标,因地制宜,将周山村6000亩荒山,1500亩耕地做了整体规划。荒山栽植剌槐,侧柏、嫁接梨枣和雪梨2万棵;耕地栽植嵩山梨枣12万棵580亩,栽植乌克兰大樱桃300亩。在短短二年的时间里景战盈又为周山村香山生态园建设投资钓多万元,基本实现了、园区绿化。
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和不懈探索,景战盈精心设计出了一幅科学周密的香山园区规划图。园区内除了已筹建基本完善的养殖基地、果园一条沟外,他还在树上自制了100多个鸟窝,在山上放飞鹦鹉、百灵、喜鹊、画眉等20多种鸟,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栖息地。利用天然植被建设了总面积100多亩的山地鸡饲养区, 引进山地鸡1500只。2006年准备发展到3万只规模。在园区东南处,将建设150余亩的天然牧场,以饲养梅花鹿为主,以加工农产品为主导产业的农家庄园,药材基地,还有集游泳、娱乐、疗养为一体的老年人疗养所,都列入了园区的规划之中。
香山生态园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带领群众走向了致富之路,而且也无形中提高了人们承包荒山,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如今,大冶镇的3万亩荒山,已被企业、个人承包共计2万余亩。
自园区成立以来,郑州市、登封市的领导们以及科研单位的教授们先后多次前去视察参观,并给予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主永道主任在参观后说:“周山村的发展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宣传和保护”。
为了一个心愿,他将生命融入了大山
由于景占盈同志工作努力,事迹感人,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多次肯定。2001年12月11日获得河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2002年4月29日获得全国农村青年兴业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01年10月获得郑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荣誉称号; 2001年12月获郑州优秀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称号;2003年获郑州市优秀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等等。他的事迹先后被《郑州晚报》、《经济参考报》、《河南农村报》、《豫中兔业报》、《登封时报》、河南有线电视台和登封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
各级领导对他的鼓励和对他成绩的肯定,使景战盈一次次坚定了当初的目标,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心。香山绿了,农民富了,他的愿望在一步步实现。
回首他的那段艰辛的创业历程,白天风吹日晒,夜晚蚊虫叮咬,山上山下,每条山路都记录着他奔波、辛劳的身影,他是将生命彻底地融入了这座大山,将党和人民对他的期望融入到了—片绿色之中。如今以景战盈为核心的周山村支部、村委紧跟党的十六大的步伐已制定了全村的发展目标: 争取用三年时间把周山村建成香山生态旅游观光园,使周山村成为登封市旅游名城,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与时同时, 制定出了村民增收规划:三年内让周山村年人均增收2000元。村民们正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和殷切致富的希望,齐心协力,迈向更加富裕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