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中原大地,寒意料峭。然而,在11月20日惠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对商务和招商引资工作的视察中,所到之处扑面而来的阵阵发展热潮,令参加视察的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精神振奋、心潮澎湃。
形势令人鼓舞,代表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上午8点半,代表们从惠济区委大院集合出发,沿江山路一路走来,先后视察了大河工业园区,郑州百世兴食品有限公司,三全食品工业园,格力工业园建设项目、利海集团南阳寨城中村改造项目,圣鼎商务楼天中房地产开发公司等,进工地、下车间、看材料、听汇报,紧张而充实,激动而振奋。在三全工业园区,代表们看到两个生产车间的主体已经建成,冷库、办公楼等辅助设施也已规划报批,听着公司负责人的介绍,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禹舜很是高兴,他反复向陪同视察的区商务局和新城街道的负责同志叮嘱,一定要为项目建设搞好服务,加快土地、规划等手续的报批,争取早投产、早见效。听到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对公司建设这样重视,三全公司总经理陈南非常激动,他向参加视察的代表们保证,争取在春节前让全国的人民吃上新厂生产的饺子!在南阳寨村城中村改造施工现场,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建峰关切地询问项目负责人:规划建设的有幼儿园吗?项目负责人立刻上前在规划图上指出幼儿园等公共设施的位置,并告诉代表,小区设计还突出人性化、生态化,方便居民生活、学习。
据来自区商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惠济区在利用外资和国内投资、外贸出口、外经合作、社会消费等方面增幅均走在全市前列,个别指标甚至呈现几何倍数增长。全区引进各类项目已完成投资59404万元,其中,投资5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3个,占全年目标的75.4%;投资50万元以上的非工业项目39个,占全年目标的102.6%;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26个,占全年目标61.9%。圣鼎商务楼新引进入驻企业51家,实现区级税收2605.2万元,占年度目标的86.8%。格力电器工业园项目、世贸集团项目、思念工业园等重大项目已经或即将入驻,南阳寨和小杜庄村等城中村改造项目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成功实现了政府、百姓、开发商三方共赢,香港宏安集团与郑州毛庄绿园实业有限公司就毛庄蔬菜批发市场改造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惠济菜”即将打入港澳市场。
推动科学发展,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在进行了实地察看和听取区商务局的汇报后,代表们根据视察见闻,结合本区实际,积极进行讨论交流,围绕招商引资要贯彻生态强区发展战略,发展食品工业、现代制造业、商贸物流业等长线项目为重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应搞好产业规划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主题,踊跃提出意见和建议。
来自企业的市、区人大代表黄元林、卢超、陈南等提出,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既要抓大也不能放小,要学会放水养鱼,为各类企业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环境。
来自乡镇和办事处的何景强、贾新杰、郭湘洲、宋保平等代表建议,企业入驻园区后,政府要加强服务,做好后续工作,促使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要统筹考虑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确保失地不失业。
来自区直部门的省人大代表马书喜及区人大代表刘勇、张领军提出,要国家不断严格限制工业建设用地的情况下,一定要放眼长远,未雨绸缪,经济建设要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要建立完善考评和税收分成机制,优化服务环境,用好服务、好环境吸引投资,留住投资。
惠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国彦强调,招商引资要发挥惠济区的生态优势,抓住城中村改造的良好机遇,以工业园区和楼宇经济为重要平台,加大招商、协调、督察、服务力度,健全完善项目引进制度,积极引进无污染、耗能低、吸纳劳动力和带动能力强的生态型工业企业,为实现生态型经济强区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产业支撑。
争当发展排头兵,政府重任在肩
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手”,惠济区人大常委会对招商引资工作十分重视。在座谈会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禹舜要求区政府和商务局要积极采纳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协调、督促、指导、桥梁作用,招大商、干大事,抓住发展机遇,争当跨越式发展的排头兵。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围绕营造“一区、两中心、三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制定好全区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和区域布局,统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污染、高耗能、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项目要坚决杜绝。要加强协调,优化服务,切实营造重商亲商的发展环境,让投资商不仅能引得来,同时要留得住,更要养得大。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以惠济区被河南省列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和“土地综合利用试验区”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生态良好、交通便利等优势,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全力推进惠济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