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打破地域限制,对乡村医生实行公开招聘”,“村卫生所收归公有,其经营权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每年对乡村医生进行民意测评,村民普遍不满意的就下课”,……。近日,在惠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对该区农村卫生工作的视察中,参加视察的人大代表你一言我一语,针对当前农村卫生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代表们提出,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依据当前的财政实力,对农村卫生所、社区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政府完全有能力按统一标准投资兴建,以改善目前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薄弱、设备简陋的状况。在村卫生所的运作上,实行产权归村镇集体所有,经营权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政府监管、群众监督、市场化运作,最大化实现其公益目的。大家还提出,对乡村医生不能局限于本乡本土,可由政府按照“大学生村官”的模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落实和提高对乡村医生的公共服务补贴待遇,制定和出台更加优惠的措施,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医学人才扎根农村卫生事业,彻底改变乡村医生青黄不接、水平不高、服务不好的现状。
“区人大常委会每年视察一次全区基层卫生工作,每年都有大推动、每年都有大改进。”区政府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区长杨智威说。去年,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卫生时,代表们提出新农合报销标准过低、报销范围不清、报销程序繁琐等问题,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年底区政府将报销标准由1万元调高到了3万元,而同时报销起付线则由200元降低至100元。区卫生部门还印制了新农合报销范围一卡通,发放到每一位参合农户,还进一步简化了报销程序,使得门诊费用能就地报销、住院费用就近报销等。这一系列惠民举措受到了群众的一片赞誉,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参合的积极性,2008年全区新农合参合率由去年的93%提高到了98%,仅前8个月享受新农合医疗补偿的参合农民就近2万人,报销费用达800多万元,比前两年的总和还要多。
“今年,参加视察的人大代表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细节性问题上,表明代表们更多地开始关注惠民政策的落实与创新,也是人大深度监督的具体体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禹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