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县市区人大正文

惠济区:沿黄6万农民喝上安全水-——人大政协多方关注 有钱先紧着百姓花

时间:2008/12/10 来源:郑州人大工作

      昨日一大早,在黄河之畔的惠济区古荥镇程庄村,平日宁静的小村庄格外热闹。村民们用燃放鞭炮的形式,表达对喝上安全清洁的自来水的喜悦。村民李小毛拧开自家昨天刚接通的自来水水龙头,清凌凌的自来水哗哗流出。“口感很甜,也不像原来的井水那样泛黄还有异味。”李小毛接了一碗水喝了一口,兴奋地告诉记者。前几天,区里投资20多万元,给村里打了一口深达300多米的机井,并给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管。至此,作为该区最后一个架通自来水的村庄,惠济区仅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郑州市农村饮水安全的三个“五年计划”,共解决农村居民饮食安全人口6.53万人,工程涉及2个镇4个办事处的30个行政村。

      作为沿黄郊区,由于流经惠济区的两条主要河道(贾鲁河、索须河)被长期排污,沿黄各行政村浅层地下水大部分被严重污染,群众苦不堪言。根据一项安全饮水调查,全区饮水不安全人数多达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数的42%。记者查阅该区人大常委会和政府近5年的工作报告,安全饮用水工程年年被定为重点代表建议,并作为区政府向群众承诺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但是,前几年由于财力限制,政府在解决群众安全饮用水问题上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只能一分钱掰着花,采取重点突破、逐步解决的方式,将有限的资金用于一年解决一两个村二三千人的饮水问题。

     “砸锅卖铁也要尽快让群众尽快喝上放心水!”在去年的区委全会上,该区负责人语气坚决而自信。随后召开的区人代会上,人大代表们基于近年来区财政实力持续增长的实际,向政府提出了一揽子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的建议。根据建议,两年内区政府需要协调和投资千万元资金解决15个行政村3万多名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投入之大,任务之重,令全区人民格外关注。

      任务就是命令,民声就是使命。区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为政府的头号工作。成立了由区长亲自挂帅,一名副区长具体负责的专项工作组,制订目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快工作进度。根据人代会的要求,区财政单列专项资金,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确保专款专用,区人大、区政协提前介入,加强监督,督促政府精打细算,认真花好每一分钱。在实施打井工程和管网工程中,区政府采购办进行了工程招标投标,通过竞标的形式择优确定有相应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明确建设和施工单位的责、权、利关系,增强项目管理的透明度,提高施工质量。同时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行建设监理制,专业监理机构和人民群众24小时监督。由于投入到位,措施得力,原定两年完成的艰巨任务,区政府不到一年时间即提前完成,为每个缺水村均免费打出一眼深水井。

     “下一步,要在群众喝放心水的基础上,让群众喝得更纯净、更健康”。该区负责人说。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