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树银花辞旧岁,流光溢彩迎新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寒潮中,人们以千年不变的激情,度过了一个温暖祥和欢乐喜庆的农历新年。2月1日,是已丑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翻开当日《郑州日报》,报眼的“澳洲劲刮中原文化风,《风中少林》堪培拉站演出受热捧”,头版头条新闻“盛世闹春绿城春早,大年初一民间文艺巡游汇演”和“牛年旅游市场开门红,158万次游郑州,实现旅游收入8.7亿元”、“节日绿城市场牛气冲天,9商企揽金2.2亿元”等众多利好消息,令人倍受鼓舞,干劲倍增,深感“牛劲十足”。正如创了新高的拜年短信:“逢牛年,办牛事,做牛人,走牛运,壮牛体,发牛财”、“双角勾福气,一尾扫烦恼”、“学奔牛之动则康强,使耕牛之劲则事成。”……
一个“牛”字,不仅代表了人们良好的愿望,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一种期待,一种力量。实现美好愿望必须通过脚踏实地的奋斗,我们在期盼新年里“牛气冲天”的同时,更要发扬一种“老黄牛精神”,像“老黄牛”一样艰苦奋斗,像“老黄牛”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工作,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和事业“牛劲十足”、“牛气冲天”。
我们说“老黄牛”可贵,其贵就在于其默默无闻,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精神。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程,不管是从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还是从个人成功的角度来看,“老黄牛精神”始终是我们取得各项成绩的中坚力量和坚实基础。30年来我们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正是数不清的“老黄牛”默默无闻艰苦奋斗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社会有了今天的变化,也正是“老黄牛精神”换来的。“老黄牛精神”不仅成就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更成就了一种作风,一种修养,一种风格,一种勇于接受一切挑战并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篇《牛赋》,对牛的品格进行了高度的赞美。文中说:“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哞然而鸣,黄肿满脰,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近代文人鲁迅,则力倡:“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号召我们:“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伴随着新年一起到来的,除了期待还有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这意味着2009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既面对着金融危机的挑战,又经受着持续发展的考验。所以很多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2009年要‘过冬’了!”在“牛气冲天”的祝福声中,有的是股民盼股市涨,大学生望就业顺,农民关注在家种地能赚钱、出门打工有活干,人人都盼着中国经济不疲软、个人生活能安康的种种心事。在经济发展低徊、前景不明的场景里,这些渴望“牛年大牛”的百姓表情和眼神,要求我们视危机为转型良机,不放弃不懈怠的踏实态度从容应对。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保持牛的韧性,效仿牛的奉献,做一头吃苦耐劳的“老黄牛”。
要发扬坚韧奋进的“老黄牛精神”。“老黄牛”的最大特点,就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以耕耘为已任。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严寒,总是坚定不移,埋头苦干。获得成功不骄傲,面对困难不畏惧。遇水就趟水,遇山就爬山。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慧的伟大民族,有着自强不息、坚忍不拨的优秀品格,从来不惧怕任何艰难阻和风险挑战。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把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比作是“拓荒牛”。拓荒的核心是创新,在没有路的地方找到路,在没有金的地方挖出金。越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越是在市场萧条的时候,越需要像“拓荒牛”一样,绝地奋起,危中求机。
要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我们说,“牛气冲天”是靠艰苦奋斗干起来的。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们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停滞不前,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而固步自封。困此,我们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老黄牛”不吹牛,他们从来不说自己是“千里马”,更不吹自己是“万里鹰”。“老黄牛”不说空话,不宣称要干多少“大事”、“实事”、“好事”,而只注重实际行动。“老黄牛”不摆花架子,不请赏,不邀功。这个春节,我们从信心中吸取力量。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只要咱们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牛人做牛事,牛年使牛劲,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团结一致,埋头苦干,就能够春风浩荡满神州,万众一心克时艰。
要发扬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精神”。“老黄牛”的一生,吃的永远是草,住的永远是棚。夏天不喊热,冬天不叫冷,丰收了不要求发奖,过年了不要求改善生活。学习“老黄牛精神”,就是要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为民担当,风雨可度。在我们的国家,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所以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时刻牢记,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在人民群众面前,一定要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恭恭敬敬。越是困难,越要重视民意、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希望看到对民生的投入不断增加,困难群众生活水平有更大的提高,民生工程的覆盖不断扩大,各项工作有更多实在的成绩。而不愿看到一些吹牛、浮夸,好大喜功,作秀式的“出政绩”现象,更不愿看到为了哗众取宠,为了标榜地方经济实力,不惜民生,大建一些铺张浪费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折腾工程。面对困难和问题,大力弘扬“老黄牛精神”,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我们的祖国就会蒸蒸日上。
“不须扬鞭自奋蹄”。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地工作,默默地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老黄牛精神”,在我们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加重,民生改善形势变得更为严峻,民生改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的现实条件下,更值得提倡。特别需要人民群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做一头勤勤恳恳、奋进不辍的“老黄牛”,常念人民之托,体察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集中群众智慧,以埋头苦干的实际行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谋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