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金水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区工作的决议》精神,推动全区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日前,金水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营敏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共20人,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六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视察。
2011年“六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金水区政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于区域法治建设的长远发展,紧扣“六五”普法规划以及年度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法治金水”创建为主线,注重思路创新和工作落实,注重普法形式创新和载体选择,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在金水区广泛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提升,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有力保障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视察组对金水区“六五”普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认为目前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个别单位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人员编制少,经费投入不足,普法工作存在重形式、轻落实的现象,金水区普法活动开展还不均衡。
二是普法工作创新意识不强。视察所见大多采取法治讲座、制作展板等,形式不够新颖,针对性不够明确。
三是普法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如对农村和城市流动人员,由于集中组织较难,普法教育难度较大,组织学法培训难度较大,农村普法工作经费短缺等,这些制约着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是公民法律意识有待提高。公民用法、守法的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水平仍需进一步加强。
为进一步推进金水区“六五”普法工作持续、深入开展,视察组提出六点建议:
一是深化认识,加强领导。不断深化对“六五”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推进法治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各单位参与普法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充实普法力量,认真落实普法工作经费,形成“六五”普法工作的整体合力,切实把此项工作作为基础工作抓紧抓好,为“一化两区、四个金水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二是拓宽思路,创新载体。创新普法载体,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以“法律六进”为总载体和主抓手,以以案说法为重要形式,开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力戒形式主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高标准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制公园和法制长廊,推进各类法制宣传栏、图书室等普法基地建设,实现普法工作常态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设法律服务网站,开通普法服务热线,在公园、游园设置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法律知识,形成普法工作声势,增强普法工作的影响力。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法治文化“大家谈、大家送、大家唱、大家做、大家讲”系列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把法治文化融入到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动性,扩大普法工作的覆盖面。三是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中,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坚持“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龙头,带动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理念,注重加强对部门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推动青少年法制教育深入开展,采取绘画、故事和儿歌等通俗易懂、灵活多样的法制教育形式,寓教于乐,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加大对外来流动人员的普法力度,选择与其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侧重的进行普法宣传,增强自我维权意识。四是注重实践,依法治理。普法教育工作要关口前移,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和犯罪预防工作,不断提升普法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全面提升社会治理化管理水平,努力把金水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五是强化督查,落实责任。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实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和工作情况报告制度,领导干部普法工作要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机关工作人员要坚持法律知识考试,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六五”普法工作扎实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