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县市区人大正文

敢问交通拥堵何时解

——新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治理交通拥堵侧记

时间:2014/12/1 来源:新郑市人大

  “交通拥堵是当前影响市民出行的突出问题,更是困扰宜居城市建设步伐的难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请问王副市长,我市城区道路交通网络是怎么规划的?道路建设怎么推进?”“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行为是造成城市秩序混乱、影响道路交通的一个重要因素,城管执法局在城市管理方面都采取哪些措施?”……
  这是11月20日下午,新郑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治理交通拥堵工作专题询问会的一幕。会上,2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8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2名基层人大代表分别向副市长王保军、赵建武及规管局、住建局、交运局、城管执法局、公安局、教体局、园林局、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专题询问涉及治理交通拥堵的方方面面问题。
  作为新郑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的专题询问,这次专题询问会主题是在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在众多民生问题中,通过征集群众意见,经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投票决定的,也是目前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书良高度重视,多次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各工作机构认真研究,精心准备,组织开展好这次专题询问工作。
  专题询问会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德成主持,他的话音一落,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就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求提问。
  第一位提问的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明熙,他向副市长王保军询问城区道路交通网络是怎么规划的?路网建设怎么推进?王保军回答:“道路交通网络按照城区道路交通发展规划,我市正在构筑‘两环十五路’的‘内井外环’式道路网络,外围的环形道路主要包括内环路与外环路,内环路由学院路—华瑞路—阁老路—新华路—新烟大街—解放路组成,外环路由新村大道—G107绕线段—炎黄大道—神州路组成。内环的‘井’字形道路是指城区内南北、东西走向的主次道路,它们在环内交叉形成‘井’字形网格,主要包括‘七纵八横’15条道路。”
  王保军接着回答:“关于路网建设推进,市政府根据‘两环十五路’的路网规划,路网建设分为两个阶段,今明两年为第一阶段,主要以环路连接和打通断头路为重点,年底前繁荣街东延至文化路、文化路北延至化肥厂工程能够建成通车,明年将会启动G107绕线段、学院路西延、人民路西段上级改造、迎宾街南延和城墙外环路西延等工程,力争到2015年底实现两条换线贯通、老城区的干道断头路连通;2016年为第二阶段,主要以‘井’字形道路连通和城区主次干道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启动郑韩路东延、渔夫子路南延、新建路上级改造等工程,力争到2016年底‘两环十五路’连通。”
  占道经营是导致城区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治理占道经营,秦汉伟委员向城管局局长陶永伟提问,陶永伟回答道:“治理占道经营分三步走。第一步,在2015年3月底前,通过疏堵结合,对严重占道经营行为严管重罚,坚决取缔,把占道严重的5条道路,10个点位整改到位;第二步,在2015年底前,通过完善长效机制,充实街面管理队伍等措施,把城区20余条主次干道摊贩全部规范管理,确保不影响通行;第三步,当城区集贸市场、特色小吃街等基础配套设施增设到位后,彻底取缔城区所有占道经营。”
  “交通警察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依法纠正和处罚安全违法行为的主体。随着我市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公安交警部门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周宏伟委员提问道。公安局政委李清海回答:“首先,针对高峰期易堵路段加强管理,组织交警提前上班,延迟下班,适时分流控制,力保道路畅通;二是点线结合加强管控,增设固定岗,以点带线,从早到晚定人定点指挥;三是增设交通信号灯,隔离护栏,提高通行效率,缓解无序通行印发的堵塞;四是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在城区原有交通设施基础上增设18处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48套,严格执法。”
  发展公共交通体系,倡导绿色通行,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大趋势,刘彤标委员向交运局局长贾桂芬提问怎样加大市区公共交通管理力度?贾桂芬回答:“一是规范管理。利用新装的GPS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及时规范公交车的营运行为;二是文明服务。加强司乘人员教育,要求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出现不按站点上下客,乱停乱放等行为;三是重拳出击。加大对非法营运车辆的查处力度,促进城区客运市场秩序平稳规范。”
  市区没有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造成交通拥堵,张新志委员提问:“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请问规管局的王忠贺局长,根据目前我市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停车场有什么具体的规划?”王忠贺回答道:“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市区停车场有以下规划,一是在新城区郑新路与学院路处建设客运交通枢纽站;二是在黄帝故里、第一高中旧址、体育场、中华北路、旧汽车站规划五处大型临时停车场,解决目前停车难问题;三是城区主干路及次干路,增加临时停车位;四是开放沿街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场;五是加大对老旧小区配套设施升级改造力度,优先保证停车需求;六是对新建居住小区,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每户一车位进行配置,达不到要求的不予审批。”
  专题询问在一问一答中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共提问题12个,参会的两名副市长和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给予了答复,参与询问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还意犹未尽。始于问而不止于答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书良指出:专题询问是《监督法》规定的重要监督形式。本次对市政府关于市区交通道路拥堵问题的专题询问,无论是询问的形式、内容,还是问题的答复、回应,都是准确到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询问十分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会后,市政府要将治理交通道路拥堵问题提上重要日程,既要有远期规划,又要有近期措施,要通盘规划,严加管理,着力打好交通拥堵治理整体仗。交通道路拥堵治理要长期坚持,坚持不懈抓下去,防止问题反弹。要加大宣传教育与培训力度,强化全方位教育,努力提高全市人民遵守交通法规的整体素质。今后,专题询问作为人大常委会的一种重要监督形式,将逐步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