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调动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是金水区人大长期以来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今年以来,金水区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服务代表意识,围绕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立了“315”代表工作新模式。
“3”即“三项机制。一是人大代表履职考勤机制。人代会召开期间,实行电子代表证考勤,代表佩带代表证进入会场时,即刻在电子屏幕上显示代表头像和姓名。大会分组审议时和闭会期间各代表团每月十日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日活动时,实行指纹考勤。考勤结果纳入代表履职档案,以此增强代表依法履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人大代表履职承诺机制。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选举产生后,须签订履职承诺书,承诺累计3次无故不参加履职活动,将主动辞去代表和委员职务。三是述职评议机制。区人大代表每两年向原选区选民述职一次,金水区选举产生的市人大代表在任期内向区人大常委会述职并接受评议不少于一次。今年11月28日,弓胜元等14名郑州市人大代表在金水区十二届人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上专题进行述职并接受评议,进一步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促使代表认真依法履职。
“1”,指一个人大工作智能管理系统。近年来,金水区人大以网络技术为主导,以信息资源共享为核心,开发出的人大工作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由代表履职管理信息、代表议案建议网上办理、代表接待选民日管理、人大街道工委绩效考核、人事任免计算机管理、金水区人大工作综合服务等六大子系统组成,实现对驻金水区各级人大代表履职信息的动态管理。
“5”,指拓展五个渠道。一是拓展代表联系选民渠道,坚持“代表统一接待选民日”制度。在区人大常委会各街道工委的统一组织下,每月10日驻金水区各级人大代表在选区接待选民,让代表及时解民情、帮民困,增进了代表和选民之间的联系。二是拓展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建立“代表双活动日”制度。每季度第一个月下旬,受区人大常委会委托,金水区人大常委会各街道工委组织驻区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以“知情知政”和“代表交流”为主题的代表履职活动,让代表在了解区情、民情的基础上,交流工作方法,探讨履职心得,共同推动重点民生问题的解决。三是拓展代表参与视察渠道,实行“代表视察预安排”制度。为使各级人大代表更好地开展视察调研活动,根据代表行业特点、自身优势,按照统一安排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全年视察计划,让代表及早了解和掌握视察的时间和议题。妥善安排工作,引导、鼓励代表在视察前开展调研,增强视察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拓展代表服务选民渠道,构建驻区四级人大代表塔式网络。我们通过塔式网络管理,形成了四级人大代表联动履职合力,使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结合系统进行演示)五是拓展代表发挥优势渠道,构建“三位一体”的活动平台。金水区人大在全区17个人大街道工委分别设立1个代表之家,在全区建立94个社区代表工作站;依托社工服务站,建立了以“社工服务”为特色的人大代表工作室,共同构筑起了“家、站、室”三位一体的代表活动平台。
今年以来,依托“315”代表工作模式,驻金水区各级人大代表牢记人民重托,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履行职责,提出代表议案、建议58项,参加专题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活动20余次,代表们深入基层接待选民770人次,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人大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