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县市区人大正文

新郑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畜牧龙头企业园区建设生产情况

时间:2014/12/29 来源:新郑市人大常委会

  近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阔带领农工委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对全市畜牧龙头企业园区建设生产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座谈等形式,深入细致地了解畜牧龙头企业园区建设生产情况。

  近年来,新郑市畜牧业坚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引导和培育畜牧企业做强做大,逐步形成了种禽、种猪、奶牛养殖基地和雏鹰15万头生猪出口创汇园区、银发10万头商品猪生产园区、西关孵化园区、饲料兽药生产园区等畜牧业特色园区。目前,拥有龙头企业达3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郑州市级8家、县级19家。在项目推动上,积极引导畜牧企业争取上三级项目资金,加快畜牧产业化步伐。每年落实畜牧产业项目资金千余万元,带动企业投入资金近亿元。目前,有7家畜牧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养殖场,3家畜牧企业获得省级示范养殖场资格,生猪标准化养殖率居郑州市前列。在园区建设方面,依托畜牧龙头企业对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推进以龙头企业自属基地为重点的畜牧特色园区建设,重点推进了以郭店镇、薛店镇等北部乡镇为重点的奶牛养殖基地;以新村镇、辛店镇等乡镇为重点的种猪繁育基地;以观音寺镇、八千乡等乡镇为重点的种禽繁育养殖基地建设。按照“布局区域化、饲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理念,雏鹰农牧集团、银发牧业等龙头企业,立足国内畜牧资源优势,积极在外省市建立养殖基地、畜产品加工基地、饲料供应基地等项目。目前,新郑市已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种禽、种猪供应基地。

  调研组在对畜牧龙头企业园区建设生产取得成绩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土地需求制约畜牧产业发展空间,土地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二是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畜禽排泄物产生的臭气、粪污和滋生的蚊蝇等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环境卫生;三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畜牧业发展需要。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要统一思想认识,大力推进畜牧业发展。市政府要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重要地位的认识,统筹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的高度,增强发展畜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

  二要积极化解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新形势下畜牧业发展土地制约难题,在积极探索利用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畜牧龙头企业大胆承接土地,切实解决用地难题的同时,政府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更多地考虑养殖用地,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三要完善畜牧养殖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要加强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建设,落实防疫责任制,抓好疫情监测、强制免疫、疫情封堵、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置各个环节,落实集中免疫与日常补免相结合的免疫制度,以检促防,从源头上控制疫源。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