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县市区人大正文

新郑市人大常委会调研供销社服务“三农”情况

时间:2015/8/18 来源:新郑市人大

  近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供销社服务“三农”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到薛店镇供销社农资市场、郭店镇五里口供销超市,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开座谈会等形式,详细了解供销社服务“三农”工作情况。
  近年来,新郑市供销社按照上级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的意见,扎实开展新网工程建设工作,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配送网络。截至目前,共建成县级农资配送中心1个,县级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1个,建成乡镇级日用消费品超市21个和乡镇级农资超市15个,建成村级网点655个,经营网络覆盖了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如:好邻居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优化直营店、镇级超市和村级综合服务社网点配置,组织货源近万种,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利用“郑州供销”电商平台,打造农产品销售平台,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2015年上半年组织各类农副产品销售4200万元。如:龙湖大樱桃、梨河君丰种植蔬菜通过农产品销售平台,产品供不应求。在领办合作社、协会、联合会方面,目前,共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1个,专业协会17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1个,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家,入社农户2516户,带动16520农户,助农增产增收9235万元。如:惠民大樱桃专业社为民提供新品种、新技术、购销信息;君丰种植专业社实行“六统一”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保障农资供应方面,为确保粮食经济作物增产增收,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供销社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办农民所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力以赴保障农民春耕秋收农资供应。一是加强与农资经销商的合作,千方百计拓宽货源,做好淡储旺销;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送货下乡进村到户,实行担保赊销,解决农民“买农资难”问题;三是严把进货质量关,严格从正规渠道统一直接调运,保证质优价廉的农资商品足量供应到位。
  调研组对供销社服务“三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供销社还没有与农民真正建立起组织上、经济上的紧密联系,没有真正形成与农民合作的利益共同体。二是供销社受传统体制及观念的束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有些基层供销社网点人员闲置,经营困难。三是供销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等组织动力不足,带动能力不明显。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研组建议:
  一要在密切与农民联系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创新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增强农民的归属感,努力把供销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二要创新机制。通过改造自我,服务农民,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搭建供销社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努力破解困扰服务“三农”难题。
  三要打破界限,探索多元化联合发展路径。以供销社现有体制为依托,通过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构建起上下贯通、多元化市场主体的联合组织体系,打破区域、系统界限,深度介入农业经营,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