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在副主任王金灿的带领下,就实施信息化建设助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到和庄镇卫生院、新村镇卫生院、新店镇卫生院进行实地察看,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新郑市卫生局负责人关于实施信息化建设助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情况汇报,详细了解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新郑市紧紧围绕国家新医改政策,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有效助推了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全市10家乡镇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市直医疗单位投入资金达1154万元全部完成居民健康卡应用环境改造,实现院内门诊就诊、病人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共享以及新农合即时结报等多项功能应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二院、市妇幼保健院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接入市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全市区域间的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全市各医疗单位通过医联体合作等方式开展远程诊断、专家视频会诊咨询、双向转诊等,使患者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即可享受顶尖医疗专家的面对面会诊服务。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市卫生局成立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在各社务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成立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开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报告系统。各乡(镇)、社区实施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着力推行“片医负责制”,共成立272个片医小组、1015人片医服务团队,实行农村片医“地图式定位责任管理”,建立考核-反馈-培训工作机制,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落实。
调研组对实施信息化建设助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设备落后、技术水平偏低,造成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感缺失,即使是小病也要到大医院诊疗,导致市级医院人满为患。二是村医老龄化严重,计算机知识缺乏,年轻的专业人才因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等方面的原因难以留入基层。给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困难。三是基层医疗单位缺少既懂系统维护、能应急处理、会网络管理的专业人才,尤其是缺乏既懂医院行政管理,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人才。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要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在财政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
二要进一步完善卫生服务体系。要招录一批年轻医生、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村级卫生队伍当中,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满足居民健康需求。
三要进一步加大人才资源的储备。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信息化建设人才,确保每个单位至少有一名既擅长电脑应用,又能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处理问题的全面人才,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四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平台。要以居民健康卡应用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医疗卫生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城乡之间、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医疗机构与社会保障之间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