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县市区人大正文

新郑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生态水系建设

时间:2015/11/27 来源:新郑市人大

  2015年11月24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就生态水系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首先听取市水务局负责人关于生态水系建设情况汇报,然后就生态水系建设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书良,副主任王军生、孙阔、彭德成、郭明熙、王金灿、左建新、杨流、王海亮参加调研,副市长乔琳陪同调研。
  近年来,新郑市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围绕打造全域水系和循环水系理念,按照“利用水资源、打造水景观、彰显水文化、谋求水经济”的思路,坚持“水安全第一、水环境第二、水景观第三”的原则,发挥现有河湖、坑塘、沟渠等资源基础优势,以“四条水系”(黄水河、双洎河、七里河、暖泉河)和“四个公园”(轩辕湖湿地文化园、轩辕湖公园、黄水河公园、暖泉河公园)建设为重点,共安排实施水系景观、河道治理、水库除险等生态水系建设项目21项,总投资13.5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7亿元,建成项目10项,剩余11项正在加紧建设,基本形成了贯穿城市中心的生态湿地系统和滨河景观结构,初步实现了“水清、河畅、路通、岸绿、灯亮、景美”的生态水系建设目标,极大地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使绿水环绕、秀水养城、临水而居、与水相伴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调研组对生态水系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肯定。同时,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水资源紧缺。市区域内水源少、水量小,地表水资源不丰富,无法满足生态水系用水需要;二是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至河道,造成河道淤泥、污物等淤积严重,影响河道行洪、水面美观及水质改善;三是河道管护任务艰巨。随着已治理河道水面及水岸景观设施不断增加,河道管护难度成倍加大,管护投入越来越大;四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繁琐。水系建设项目立项审批、资金下达、规划设计、工程招标等一系列前期工作程序多、时间长,影响资金争取、项目申报、施工进度。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研组提出建议,李书良主任指出:
  一要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对生态水系建设对于美化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改善生活环境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要把生态水系建设工作放到新郑市规划项目中,以两河三园(黄水河、双洎河、湿地文化园、轩辕湖公园、双洎河公园)为重点,打造成“水安全、水景观、水环境、水休闲”四位一体的生态休闲园。
  三要加快生态水系建设工程进度,加强管理,充分发挥现有水系工程项目功能,留住天上水,用好过境水,管好境内水,切实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四要加大水污染防治执法力度,定期对水系沿岸的排水进行严格的排查,坚决查处污染生态水源的违法行为,确保水清、水绿、水美、水安全。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