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县市区人大正文

新郑市人大常委会调研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

时间:2016/5/24 来源:新郑市人大

  5月13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在副主任王金灿带领下,就该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到新华路小学南校区、沈庄规划教育用地、孟庄镇中心社区幼儿园、龙湖镇山后杜小学进行实地察看,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新郑市教体局负责人关于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详细了解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新郑市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意见》,按照城镇总体规划和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制定了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2014—2018年),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积极开展“全面改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城镇扩容”工程。先后投入资金近1.74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建设特色的现代化学校。新建幼儿园6所,新增教学班84个,新增学位2520个。对8所中小学加固改造;对外国语小学、实验中学、轩辕中学、龙湖镇荆垌小学等17所学校进行扩容改造,新增班级90个。初步缓解了城区镇区“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缓解了学位紧张问题,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调研组对新郑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教育用地预留不足。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区和镇区流动和集中,由于教育用地规划编制管理滞后,教育预留用地严重不足,一些楼盘建好后,没有配套学校建设,致使城区和镇区学校学位紧缺,学生入学困难。二是教育用地确权工作滞后。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学校没有土地使用证,相关部门只能出具学校土地使用证明、规划意见,没有正式的规划许可证,影响项目审批进度。三是教育用地土地征收工作缓慢。规划的教育用地受指标限制,大部分仍为居民住宅或企业,也有一部分还是基本农田,新建扩建征用土地难度巨大,规划项目难以实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合理规划教育用地。政府要将中小学校、幼儿园用地规划和建设,纳入新郑市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依照《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变更教育用地,保证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用地需求。

  二要依法加强教育用地管理。政府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城乡中小学校、幼儿园用地的确权登记和发证工作,确保教育用地使用权依法得到保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的监管,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交付使用。

  三要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建议政府及教育部门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通过政府直接投资、开发商代建等方式,开辟多种渠道,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的建设力度,不断缓解和消除“上学难”、“大班额”现象。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