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县市区人大正文

新郑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生态水系建设工作

时间:2016/6/29 来源:新郑市人大

  6月23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在副主任孙阔的带领下,对生态水系建设情况工作进行调研。调查组先后到轩辕湖沙滩浴场、南水北调放水口、辛店镇人和寨村及北靳楼村实地查看,详细了解生态水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新郑市坚持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围绕打造全域水系和循环水系,以“青山为屏、河流为脉、山环水绕、城水相依、林水相亲、水绿相映”为目标,以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安全保障为重点,按照“利用水资源、打造水景观、彰显水文化、谋求水经济”的治水思路,坚持“水安全第一、水环境第二、水景观第三”的原则,通过实施清水、护水、利水、用水、管水“五水”工程建设,构建以黄水河为轴心,双洎河、七里河为两翼,莲河、暖泉河为辅助的“一轴、两带、四片区”的城市生态水系布局。累计投资13.5亿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手笔打造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水系,着力把新郑市城乡重点水域和重要滨水区建设成为堤防安全的防洪带、风光秀美的景观带、经济繁荣的产业带、人水和谐的美好家园。先后完成河道治理、水库除险、景观打造等工程13项,黄水河城区段、双洎河周庄至付庄段、七里河林锦店至崔垌段已治理到位,轩辕湖湿地文化园、轩辕湖公园、黄水河公园等湿地游园建成开放,18座中小型水库全部除险加固一遍,完成千户寨、新蛮子营、苗家沟、具茨山太白岭小流域水保治理项目。基本形成贯穿城市中心的生态湿地系统和滨河景观带,极大地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为新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环境保障。

  调研组对生态水系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水源不足,现有水源水量根本无法支撑庞大的生态水系用水需要;二是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河道淤泥、污物等淤积严重,影响水面美观、市民生活;三是管护机制不健全,河道管护存在主体不明等问题,河道管护难度日益加大;四是水系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水资源论证、立项审批、资金拨付等一系列前期工作程序多、时间长,影响项目进度。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优化生态水系建设项目。结合当前水资源匮乏实际情况,对生态水系建设工作进一步系统、科学规划,谋划一批水源应急、河道清淤、河湖贯通等建设项目。

  二要加大河道治污力度。要以截污治污为重点,积极推进全域内河流清洁行动,强化源头治理,加大河道两侧违法建设清理及河道排污处罚工作。

  三要完善河道管护机制。生态水系建设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将河道管护资金列入市财政年度预算,落实以属地管理为原则的长效管护机制。

  四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根据项目时间节点,狠抓项目进度,做到规划项目抓实施,在建项目抓推进,竣工项目抓验收,又好又快、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