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和掌握金水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切实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救助等工作,不断完善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努力改善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8月9日,金水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20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金水区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
代表们实地检查了金水区总医院康复中心、聋艺画廊就业示范基地和金水区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情况。之后,召开座谈会,听取了金水区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代表们对金水区有关残疾人基本情况、残疾人政策法规宣传、残疾人教育培训、残疾人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情况等有了进一步了解掌握。目前,金水区现有各类残疾人3.3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2.4%。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金水区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金水区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金水区贫困残疾人临时救助及康复托养补贴暂行办法》等,为开展残疾人工作提供有力组织、制度保障;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站73个;先后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3373人次,安排残疾人就业1226人次;统筹规划,发展特殊教育,金水区利智学校作为区九年制义务特殊教育学校,对不具备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实施特殊教育;依托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郑州市康园听力言语康复中心等机构,长期开展0—6岁孤独症、脑瘫、聋儿等抢救性康复训练;政府先后投入资金88万元,为全区282户有需求的视力、听力及肢体等三类贫困残疾人,免费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2013年以来救助和补贴在校残疾学生221人次,15万余元,对16至59岁居家托养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补贴600元,为残疾人发放低保金、医疗救助金1759万元;实施安居工程,165户无房残疾人家庭入住廉租房;设立了区级残疾人图书室和盲人电子阅览室,为残疾人定期举办电影专场活动,每年组织一次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等,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文化生活的权益。
针对金水区残疾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代表们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充分利用助残日、爱耳(眼)日、国际残疾人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专栏、文艺演出、街头宣讲、印发资料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残疾人保障“一法一例”,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氛围。二是要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康复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托养补贴及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护理补贴、生活补贴)等政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残疾人工作力度。尝试创立残疾人创业联盟示范园,促进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广泛就业。三是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拨付残疾人事业项目资金并保障专款专用,加强对公厕、盲道等残疾人社会公用无障碍设施的管理,不断完善残疾人服务专项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