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县市区人大正文

新郑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生态廊道建设及管护工作

时间:2017/5/3 来源:新郑市人大常委会

  为全面了解生态廊道建设及管护工作进展情况,4月20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在副主任孙阔带领下,先后到中华路北延、西南绕城高速、大学路南延、新辛快速通道进行实地调研,并详细听取了市林业局负责人工作情况汇报。
  截至去年底,新郑市共建成郑新快速通道、G107、新老107连接线、中华路北延、大学路南延、S102、西南绕城、机场高速、京港澳高速等50条528.44公里约9万亩的生态廊道,基本实现了市级以上道路廊道建设全覆盖,总投资约45亿元。2017年,又新建4条11.13公里1100.4亩生态廊道,分别是中兴路东延、S323(新辛快速通道)、郑韩路西延和南水北调滨河公园新村段。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15]6号精神,市级以上重点生态廊道由林业局统一进行管护,主要包括“四路一渠”,即:郑新快速通道、107国道、大学路南延、中华北路4条廊道和南水北调10个节点游园等,总长度86.5公里,面积930万平方米13943亩。其中:郑新快速通道生态廊道于2014年6月移交;107国道生态廊道于2017年2月18日移交;大学路南延、中华北路和南水北调10个节点游园将于2017年6-9月移交。目前,郑新快速通道和107国道生态廊道已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取绿化公司进行管护。其余生态廊道由相关乡镇政府、管委会组织管护队伍进行管护。
  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和听取汇报,发现生态廊道建设及管护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廊道由于建设时间紧,规划设计仓促,再加上个别施工单位未按要求施工,造成廊道建设质量较低,需要再次进行提升改造,造成人、财、物的浪费;二是养护取费标准过低,养护企业为控制养护成本,降低养护质量和频次,廊道养护不力,效果不佳,廊道内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林相不齐、枯死株多;三是廊道管护执法压力不断加大,有的群众在廊道内种植瓜果蔬菜和农作物或在廊道内放牧、私搭乱建等,在打击查处此类案件时,有心无力,查处难度很大;四是市政工程征占用廊道,将廊道内的苗木移植他处,致使部分苗木死亡,还有部分市政工程在廊道刚建成或还未建成时就要占用廊道,造成了资金浪费。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一要增加设置廊道防护边网。对于所有已建成的廊道,进行实地勘察、统计、划定边界后,建设防护边网;对于以后的新建廊道,在规划设计阶段,即加入防护边网建设项目,由绿化施工标段负责建设。二要实施分类管护。由林业局组织养护的重点廊道,出于节约投资和便于管理的考虑,不再进行公开招标,由林业局成立专门的管护队伍进行管护。由乡镇组织养护的廊道,林业局负有监管责任。三要提高廊道占用赔偿标准。按照“谁分管、谁同意、谁签字、谁给钱”的原则,明确占用廊道赔偿资金支付办法,廊道占用赔偿标准按照建设标准和占地补偿标准进行赔偿,并逐年度增加;四要完善生态廊道建设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制订《新郑市生态廊道建设管理办法》和《新郑市生态廊道占用管理办法》及《新郑市重点生态廊道管护办法》,确保生态廊道管理、管护、征占用等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五要严厉打击毁绿等违法行为。森林公安局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畅通廊道信息共享渠道,对于毁绿、占绿、侵绿等违法行为,抓典型,严厉打击,使毁绿即违法的思想深入人心。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