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俊杰及各位领导带领部分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各委科室负责人视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视察组先后深入到卓卓葡萄公园、翠谷农业公园、君源有机农场、好想你枣业实地查看,详细了解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
近年来,新郑市根据紧紧围绕“加快推进现代田园临空经济强市建设”宏伟目标,结合自身资源、区位、市场、产业特点,通过规划引领、设施建设、企业招引和项目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成功获批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北部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高标准粮田优种示范区、红枣产业示范区等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已招引入驻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52家,已流转土地8.8万亩,已完成投资35亿元,基本构筑了“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亮点”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格局。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初步建成了翠谷农业公园、卓卓葡萄公园等10个特色农业园区;南部高标准粮田优种示范区已建成登峰农业等18个特色优种示范园区,年产优质小麦良种4.8万吨,无公害瓜果蔬菜20多万吨,特色花卉苗木30多万株;红枣产业示范区初步建成木本良红枣博览园等6个特色农业园区,打造出了古枣树保护、生产示范、休闲体验、生态美化于一体的红枣产业生态园区。新郑市初步形成了以区域特色农业为主导、涉农企业为龙头、城乡互动、产城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体系。
视察组对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认识不够到位。示范区内的一些企业在项目规划设计上,注重设施建设、轻视产业发展,讲规模求大而全、不讲精品与特色,重局部和当前建设,轻全局性一体化和长远建设。二是缺乏大企业好项目。示范区内实力强大、高尖科技、辐射面广、示范带动大、经济增长点好的外来企业较少,缺乏有影响力、辐射力、资源整合力的“三力”型企业项目。三是设施建设不完善。示范区内的设施建设不适应示范区发展所需的天然气、通讯、供排水、景观道路、加工仓储物流、培训服务等要求,与现代都市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不配套。四是部分土地撂荒。个别进示范区企业规划不到位,使部分土地撂荒,严重影响园区形象。
针对存在的问题,视察组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要抓好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以现代都市生态农业区建设为主题,建设一批优质高效生产、高端科技引领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功能的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集中力量打造示范区特色产品,形成富有特色的园区经济优势。
二要抓好示范区招商引资。坚持多渠道、广范围招商,招大引强选优,增强示范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实效性,着力把大型农业企业、工商企业引入园区,多招引一批有影响力、辐射力、资源整合力的“三力”型企业项目。
三要抓好基础设施打造。进一步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提升示范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核心区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进程,迅速启动核心区路网、通讯网络、燃气管网、环境美化、公共管理服务等设施建设。
四要抓好监督管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力推进示范园区建设,强化监督,健全工作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出台示范区附属设施占地和建设用地政策,促进示范区稳健发展,确保问题及时解决,工作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