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县市区人大正文

金水区:为了夕阳更美好

——金水区人大常委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纪实

时间:2017/8/17 来源:金水区人大

市、区人大代表视察姚砦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托老站)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水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辖区总人口116.8万,60岁以上老年人16.4万,占总人口的14.04%,且呈不断增长趋势。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以来,金水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如何?老年人医疗是否得到有效保障?贫困老年人社会救助和老年人社会优待政策落实情况如何?金水区人大常委会时刻牵挂于心。8月9日,金水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区政府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全力推动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今年3月份,金水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征求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把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组成了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薛燕为组长、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市、区人大代表为成员的检查组,正式启动专题检查。检查组查阅了近三年来金水区养老工作的档案资料,走访辖区高龄老人、离退休干部职工和贫困老人近60余人,详细询问高龄津贴发放、社会优待有关政策落实情况,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8月9日上午,检查组24名代表冒着酷暑,先后到金水区永宜老年公寓、颐乐老年公寓、姚砦社区托老站和民航社区老年大学等场所,检查机构建设、功能室配备、文体设施建设、老年人入住等情况,全面了解和掌握金水区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截止目前,金水区已建成社区托老站71个;养老机构5家,养老床位334张;对金水区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了档案,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三无老人、空巢老人以及残疾老人进行分级分类,落实相关服务管理措施,先后有165名孤寡老人和1860名“空巢老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享受到了居家养老服务。2013年区政府投资建设了金水区“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对所有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开放,通过信息平台能够完成居家养老服务紧急救援、电话问安、电子督察、服务咨询、投诉等服务。2013年以来为辖区老年人办理《河南省老年优待证》23358本,持证老年人在游览公园、参观旅游景点、进收费公厕、门诊挂号等方面均能享受到不同程度的优先和优待服务。2015年以来,累计为19529位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资金共计5263.56万元。

  金水区老年人自发成立社区老年大学、夕阳红巡逻队、宣讲团等老年组织30余个,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如民航社区老年大学开设舞蹈、老年瑜伽、太极拳、摄影、绘画等21门深受老年人喜爱的课程,老年学员达527人,街道老年大学已经成为老年朋友们学习、交友、互助的精神乐园。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国家主流媒体专版进行报道,称赞“花园路街道老年大学是‘边学习、边交友、老人们需要的精神乐园’”。夕阳红巡逻队每天在街道社区和家属院里进行巡逻,协助公安民警维护社会治安、义务监督营业性网吧等,为辖区平安建设发挥余热。

  执法检查过程中,代表们坚持问题导向,讲成绩实事求是,点问题一针见血,提建议亮点纷呈。郑州市人大代表、郑州市公交公司电车公司205路车长徐亚平在发言中,直言不讳说道:“金水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养老机构和社区托老站数量较少,远远满足不了群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应加快社会养老机构和社区托老站建设步伐,扩大建设规模,注重服务质量,打造养老机构品牌。”

  长期关注社区养老工作的河南省汇城基础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素勤代表在座谈会上谈道:“社区居家养老是目前最符合中国国情和受老年人普遍欢迎的一种养老模式,政府要搞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新建小区规划要有配套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政府应制订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优惠政策,同时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养老事业发展;要发挥好宣传引导作用,搭建老年人才服务平台,正确引导老年人以积极的心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绿城社工服务站负责人刘芳代表深有感触地说:“目前,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专业素质、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动性大,从事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少,养老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建议加强社工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实行持证上岗。鼓励更多年轻人和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为老龄工作服务,用“健康青春兑现未来预期”。

  金水区妇联主席马晓宇代表表情严肃地说道:“家庭‘空巢老人’愈来愈多,在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不能满足养老需求的情况下,政府职能部门要动态掌握,保障措施及时跟进,切实履行好依法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定职责;要加强对养老机构的依法监管,规范养老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确保养老机构良性发展”。

  郑州新世纪女子医院院长周武占代表结合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提出建议:“政府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统筹规划社区居家养老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优先发展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为失能、高龄老年人提供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

  金水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海华永泰(郑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张金凤代表谈到:“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够深入,要加强老龄政策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维护老年人权益意识,提高全社会贯彻落实法律的自觉性,大力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

  金水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杨旗对列席座谈会的金水区民政局、人社局、卫计委等部门负责人,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履行好各自职责一一进行询问,并强调:“区政府要进一步认识金水区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健全完善养老工作机制,加强区、街道、社区三级老龄工作建设,要以12349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支撑,整合社区养老服务网点和社会服务资源,探索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使辖区老年人共享金水改革发展的成果,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

  代表们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畅所欲言,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言语,一条条真知灼见的意见建议,关乎民情,顺乎民意。座谈会从上午十一点开始,历时两个多小时,忘掉了时间,忘记了饥饿,中午一点十分才告结束,充分彰显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代表们纷纷表示,关注老龄工作,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已、关爱我们的明天,要以履职的实效和真诚奉献,倾情竭力为老年人生活幸福安康撑起一片蓝蓝的天空。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