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阔带领调研组对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调查组深入到观音寺镇潩水寨村、辛店镇人和寨村实地查看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并听取了市农委负责人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详细了解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新郑市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为目标,先后确定辛店镇人和寨村、观音寺镇潩水寨村为历史文化特色村,龙湖镇泰山村、辛店镇北靳楼村为自然风貌特色村。辛店镇人和寨村已启动2015年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其他专项资金等约2800万元,2016年续建项目已获郑州市批复,已经挂网开始招投标工作。观音寺镇潩水寨村已启动2016年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建设项目, 累计完成投资、其他专项资金等约1100万元。龙湖镇泰山村按照“以孝治村、生态富村、文化强村、旅游活村、科技兴村”的思路,结合紧邻郑州市和黄帝文化丰厚资源的优势,把九个自然村建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的五个一工程和“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活干”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村在林中现、房在林中建、水在村中流、人在绿中行”的宜居环境。辛店镇北靳楼通过转型发展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园,科学定位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区,回归自然打造生态农业庄园,拓展功能恢复传统文化项目的思路,形成了以北靳楼村沟地为中心,福沃庄园、古桃源居、山水寨庄园为主要内容,占地3348亩的生态农业庄园。目前,龙湖镇泰山村、辛店镇北靳楼村、城关乡东郭寺村、观音寺镇唐户村等4个村已向郑州市农委递交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2017年实施方案,正在申报2017年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
调研组对新郑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一是标准有待提高。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是“宜居、宜业、宜游”,而新郑市美丽乡村建设更多的在“宜居”上做文章,没有在“宜业、宜游”上下功夫,导致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标准档次不高。二是产业支撑不够。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需要财政补助资金,而且还需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有产业项目支撑发展,有产业项目收入,既要能够留住人,也要能留住发展前景看好的产业项目。三是宣传引导不够。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牵扯千家万户,各农户建设意愿和期望不尽相同,在建设过程中要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按时完工,如期通过验收。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以下意见建议:一要搞好规划设计。市政府要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借鉴外地成功经验,高标准规划设计,通过村容美化绿化、农业产业调整、乡村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开发,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要发展产业项目。要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项目,突出花卉种植、农业种植、园林绿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三要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媒体、报刊等宣传介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