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县市区人大正文

创新代表工作办法 提升代表履职水平

——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强化代表工作侧记

时间:2018/4/8 来源:新郑市人大

新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全市重点项目中储粮小包装生产线基地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工作是人大常委会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创新、活力、作为”人大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形势下人大常委会践行群众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途径。2017年,新郑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人大代表工作办法,完善机制,积极促进代表参与决策、监督协助、桥梁纽带、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全面提升代表依法履职水平。
  丰富代表履职形式。一是坚持邀请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人大代表,为财政经济、农村农业等8个代表专业活动组补充新生力量,让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高效履职为民。一年来,新一届人大代表专业组共开展活动12次,撰写调研报告14篇,提出合理化建议120余条,既丰富了代表活动形式,也增强了市人大常委会履职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二是坚持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要求每名人大代表经常联系群众不能少于3名,积极深入群众,建立联系档案,定期登记联系情况。要倾听基层呼声,多了解民情民意,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三是坚持向代表通报市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重要工作进展情况,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有序参与到“一府两院”开展的行风评议等工作,既发挥了代表的监督作用,又增强了“一府两院”工作的公信力。四是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视察重点项目建设、旁听法院庭审、检察院案件评查等工作,不断充实代表活动内容,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高效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一年来,共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活动4次,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48人次,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工作196人次,既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又拓展了常委会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新郑市农村农业人大代表专业组调研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听取村负责人介绍村史

  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作为推动依法行政、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督办方式,加大督办力度,有效促进代表意见建议快速办理。通过完善督办机制、强化日常督办、开展专项督办和注重跟踪督办等方式,推动代表和群众普遍关注问题的解决。2017年,力促市政府在市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5000万元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用于没有纳入政府当年财政预算支出计划的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市人大常委会还坚持会同各相关部门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多次“回头看”,以实实在在的办理成效取信于代表和人民群众。如:王军红代表提出的“多举措解决教育师资问题”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了教育工作人员240名,有效缓解了教师缺编问题。王春玲代表提出的关于“北区集中供暖”建议,市新的集中供热专项规划正在修编,新的大型热源项目正在谋划启动,届时北区集中供热将迎来新的快速发展。通过不懈的努力,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与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133件建议已解决或基本解决129件,答复满意率达到99%以上。
  强化代表履职学习培训。为进一步增强代表的履职意识和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学习培训,将代表学习与代表履职有机的融合起来,坚持会前组织开展人大知识专题学习。3月份,邀请省人大选任联工委蒋龙群副主任以“如何做好一名人大代表”为主题,对全体新一届人大代表进行了履职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使每一位代表都明白了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加深了人大代表与人大工作者对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了自身的职责和职能,进一步增强了人大意识,强化了代表责任感。常委会还充分利用人大代表手机短信平台和代表微信圈等多种媒介,对人大代表进行业务培训。
  夯实代表履职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促进代表履职能力提升为抓手,着力加强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将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组织培训,开展视察、调查、调研等活动的经费调整为每人每年3000元。为增强了人大代表履职责任意识,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为人大代表订阅《中国人大》《人大建设》《郑州人大工作》等刊物,为代表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履职水平创造条件。各乡镇、街道先后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代表之家”和代表小组活动室,为代表履职和联系选民提供了平台。市人大常委会利用人大代表手机短信平台和代表微信圈等多种媒介,及时向代表发布常委会工作动态,通报全市重大工作情况,不断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为代表依法履职奠定良好基础。

新郑市部分人大代表深入到现代农业示范区,实地查看示范区建设情况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