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午,惠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王雅伟,惠济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刘满仓、宋国彦、华新定带领常委会组成人员及部分区人大代表,对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视察。惠济区政府副区长黄国彦,惠济区督考办负责人杨磊彬及相关承办单位负责同志陪同视察。
视察组一行先后来到鲁河路施工段、惠济区实验小学纪元校区、郑州市桥南水厂、沿黄生态廊道示范段、大河宸院健身游园等地,对涉及市政、教育、体育、生态等重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实地察看,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区政府关于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截至目前,惠济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确定的92件建议中,已经解决、基本解决和正在解决的68件,受客观条件限制,暂不能解决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24件,代表满意率为97.8%。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普遍认为,在今年的建议办理工作中,区政府及各承办单位多数能够高度重视,推进有力度、办理有质量、落实有成效,切实解决了一批代表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代表们充分肯定了建议办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围绕建议办理及全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一是保持高度重视,将建议办出成效、切实惠民。区政府及各部门要依法接受人大及代表的监督,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召开“代表见面会”等举措,经常性告知办理进展,及时征求代表意见,在办好建议中密切联系代表和群众、改进工作、提升部门影响力。对需要长期推进、逐步解决的建议,要持续紧盯、跟踪督办。涉及多领域、多委局的建议,区政府要充分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明确牵头单位,加强沟通协作,做好分工配合,以建议办理促进政府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坚持人民至上,将民生建议办到人民的期盼处、心坎里。着力提升园林城市品质,科学选用行道树树种,打造“一路一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严格落实生态项目管理责任,注重后期养护,保证生态建设成效。盘活用足社区村庄闲散地块,扩大“群众十五分钟健身圈”覆盖面,满足群众就近健身需求,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加快推动安置房建设进度,减轻财政压力,让群众早日实现回迁。三是注重发展质量,着力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积极为企业解难题、送政策,加快发展产业项目,大力培植税源,增加财政收入,为民生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惠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雅伟指出,92件建议涉及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教育、文化旅游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全区人民对建设美丽惠济、精细化管理和高品质教育的关心关注。针对办理过程中存在交办不够精准、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够、与代表沟通联系少等问题,王主任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加强督查考评,不断提升代表满意率。就做好下一步工作,王主任强调三点意见:
一是扛牢责任,精准交办。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代表建议办理无小事的观念,提高自觉接受代表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办理代表建议的政治使命感与责任感。二是创新建议办理举措,切实解决问题。办理过程中,密切联系代表,准确了解代表建议的真实意图和目的,杜绝“文来文往”“纸面答复”“人情答复”,切实提高建议办理实效。三是把建议办理作为改进政府工作、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理念,在师资培养中重视人才投入,充分利用公租房等优惠政策,聚集人才、留住人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添动力、增活力。加强对上协调力度,争取南水北调用水指标,及早让全区人民喝上优质的丹江水。市政、城建、科工等部门要通力合作,齐心协力,切实解决部分道路路灯不亮问题,补上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承载力。坚持服务优先,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既要广招商,更要招好商,育优商,不干撵商赶客的事情。四是充分发挥代表阵地作用,提高代表建议质量。按照省市人大星级代表联络站建设要求,高标准建好用好代表活动阵地,强化对代表的服务保障能力,为代表更好地深入群众、联系选民,更多、更准地反映社情民意提供有力支撑。
惠济区政府副区长黄国彦表示,将认真对照研究视察发现的问题和代表们提出的建议,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措施,不断增强各承办单位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化管理机制,落实限时承诺,不断探索建议办理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确保办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切实维护好辖区群众的切身利益。
区发改委、住建局、城管局、教育局、林业局、文化旅游体育局、农委、卫健委、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科工局等部门负责人;花园口镇、新城街道、长兴路街道、江山路街道行政正职列席座谈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新定主持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