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人大要闻正文

市人大代表视察《郑州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图)

时间:2005/9/9 来源:

  郑州人大网9月9日讯:按规定,从事机动车维修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只有取得许可证明后,才能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登记手续,但是,一些没有“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的修车点,却摆放着工商所颁发的营业执照……昨日,我市部分人大代表在对《郑州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条例》实施情况进行视察时,发现了这样的“怪现象”。

现状:维修市场诱惑大

  据统计,全市机动车维修业户已达3000余家,行业从业人员4万余人,年修车能力100万辆次,年创产值10亿元。庞大的汽车维修市场,对汽修设备与养护产品厂商是巨大的诱惑。据市交通局修管处处长何遂群介绍,目前本市仍有不少汽车维修“黑户”,他们普遍存在无证经营、越类修理、超范围经营、占道作业和超标准收费、用非法手段招揽生意等违规行为。

难点:“先照后证”很突出

  昨日上午,在华山路一家小的汽车维修点,前去视察的人大代表发现,这里并没有依法办理“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但是却有营业执照。市交通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在本市机动车维修市场是个突出问题。按照条例,从事机动车辆维修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取得许可证明后,才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说:“一些有照无证的违法业户认为有营业执照、照章纳税就算合法经营,这给执法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建议:出台条例实施细则

  针对这些问题,市人大代表邢桂清建议,要坚持先证后照,无证办照的要坚决制止。市政府要牵头制订一个条例实施细则,对无证经营者要加大处罚力度。带领代表们视察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深义表示,一定要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确保机动车维修单位要先有证后办照。同时,也要建立相关质量体系,确保维修质量。

视察现场-1

视察现场-2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