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稳定完善各项政策,从项目建设、财政支出、银行贷款等方面向农村倾斜,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科学规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试点工作,选派机关干部下农村帮助新农村建设,使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开局。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村容村貌整治,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和邙岭林果产业带开发。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加大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引导农民发展兼业经营。搞好农民实用技术、科技知识引导性培训。继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县城电网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确保完成“村村通”道路的改造任务。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大力发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抓好李湾、坞罗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提高防汛抗旱能力。搞好村镇规划,实施一批村镇建设示范工程。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增加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消除D级危房,有计划地建设寄宿制学校,实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校医室建设、农村教师素质提高等农村教育三大工程。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乡、村级卫生机构及队伍建设,完成全市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农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不断落实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合理规划县域经济产业布局,扶持优势产业项目,引导县(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扩大新郑中原食品工业园等园区的规模,加快新密曲梁服装工业园、中牟汽车零部件工业园等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壮大工业集群区的经济总量和实力。积极推进巩义市、惠济区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