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人大要闻正文

以人为本 为民解忧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室2006年度工作回顾

时间:2007/1/26 来源:郑州人大网

  2006年,信访室在市人大常委会和分管副主任领导下,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求真务实、齐心协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被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评为“郑州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认真办理来信、来访,依法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一年来,信访室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4847批(件)次。其中,办理人民群众来信1902件。工作人员在办理群众来信时,始终坚持认真负责,依法办理,针对来信的内容、属地、要求进行阅读、登记、分类、转办、督办、回复,依法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224件来信中,有202件得到较好答复,回复率达90%以上,使一些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2006年11月10日,信访室接到署名:“南阳新村居民”的来信,反映市公交公司39路车原设立于附近的停靠点被取消,没有新的站点增补,给附近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建议公交公司在附近设立新的停靠点,并恳请市人大常委会关注此事。收到来信后,信访室即以“郑人常信转(2006)214号”转市市政管理局,建议其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11月28日收到市市政管理局的办理回复,采纳南阳新村居民的建议,11月底前,在农业路与南阳路交口处增设39路公交车站。
  2006年,信访室共接待人民群众来访2945起,在接访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做到:热情接待人民群众来访,认真听取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耐心解释有关的法律政策,深入做好来访群众的思想工作,尽量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凡重要的、需要查处的信访事项,都依法按照有关办理程序,及时转有关责任部门办理,并适时催办。通过人大信访这个窗口,来访群众了解了人大的职能和权限,提高了合法维权能力;同时,人大常委会通过这个窗口,倾听了民声民意,集中了民智民力,也了解了人民群众的疾苦和意愿,使人大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加贴近了。

办好“主任信箱”,维护人大威信

  信访室始终把“主任信箱”作为人大的窗口形象,竭力维护好,认真办理好。对群众的来信逐件进行阅读、登记,对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逐项进行分析、归类,力争给主任提出可行的建议。在主任批示后,及时把转办去向告知信访人,结果回复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反馈信访人。由于信访工作人员的努力,办结满意率达86%以上,人民群众把“主任信箱”誉为“红色信箱”。

加强重点监督,维护合法权益

  为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信访室进一步完善了督办机制,较好地落实了 “涉法信访事项研讨督办会”制度,坚持在“不直接处理问题”的原则下努力为老百姓多办一些实事。信访室通过对重要信访事项的办理,使一些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较好地维护了市人大常委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