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人大要闻正文

栗培青副主任视察我市黄河湿地建设情况(图)

时间:2007/6/28 来源:郑州人大网

  郑州人大网6月28日讯:今天上午,烈日炎炎,市人大常委会栗培青副主任带领农工委的同志在市林业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视察我市黄河湿地管理情况。
  栗培青副主任一行先后视察了郑州市黄河湿地管理中心、天水农庄原生态湿地、南裹头东侧湿地、丰乐农庄北原生态湿地、荥阳汉霸王城原生态湿地。每到一处,栗培青副主任都认真听取了有关负责人关于我市湿地保护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了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交接,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非常独特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三大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淡水资源、粮食、肉类鱼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而且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之源”。
  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西起巩义市的康店镇井沟村,东到中牟县狼城岗乡东狼城岗村,全长158.5公里,共跨经五个县(市)、区,15个乡镇89个行政村,保护区总面积57万亩。郑州黄河湿地是天然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宝库,据调查,保护区内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17种,其中鸟类169种、兽类21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1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黑鹳、白鹳、大鸨、白尾海雕、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头鹤、丹顶鹤、白鹤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33种;属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保护的鸟类有79种;属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中保护的鸟类有23种;有维管束植物80科284属598种,占全省植物总科数的35.3%,总属数的23.5%,总种数的14.7%,另有黄河区域特有的黄河虫实、荷花柳以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等珍稀植物,物种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中部湿地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区,湿地生物物种繁多,湿地类型多样,是我国中部地区河流湿地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是我市宝贵的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好黄河湿地对于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和谐郑州,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栗培青副主任在视察中指出,市林业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湿地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市政府要尽快出台管理办法,依法加强对郑州黄河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条件成熟时也可立法,工作中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科学规划,加强保护,加快建设。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