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人大网4月15日讯:今天,是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第一个“主任接待代表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农村群众吃水难问题成为接待日关注的重点。

在负责接待代表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主持下,政府有关部门当即拍板,部分问题有望顺利解决,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均表示满意。而由体育部门承办的“关于加强我市公共场所健身器材管理与维修的建议”,代表当场对办理结果提出了异议。
市政府拟拿出2000万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
“今年我市将接受毕业生6.5万人,加上以前没有就业的,预计需要就业的有近10万人”。市人大代表王桂堂提出了“缓解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建议。

“我们渴望为社会做贡献,更期望政府给我们提供做贡献的平台”。四名来自河南省财经学院的大学生坦言自己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看法。
市人事局局长崔凡在答复中表示,今年,市政府将采取有力措施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机会。我市计划举办240余场招聘会,其中10场校园招聘会和3场大型招聘会。继续选聘毕业生进入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中小学服务,并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公开招收部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急需岗位服务。
为加大对毕业生的创业扶持力度,我市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将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此外,市政府今年将拟安排2000万的创业扶持基金,适度放宽小额贷款担保的“门槛”,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的具体办法还在研究之中。
3-5年时间解决农村群众吃水难、灌溉难
赵增波等代表提出了“加大农村基本水利设施建设力度”的建议。
郑州市水利局局长陈松林答复说,面对今年严重旱情,我市启动了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建设。截至4月5日,全市完成投资4190.78万元,本批工程已基本建成,即可发挥作用。此外,本市今年还将启动 “农田灌溉机井升级改造工程规划”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二部规划的编制工作,以解决我市农村基本水利设施建设农田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两个难题。
市政府计划用3—5年的时间把全市机井升级改造一遍,从而提高农田抗御旱灾的能力。我市160万没有用上自来水的农村居民的“吃水难问题”争取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得到基本解决。
白红战指出,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合理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创新水利建管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健身器材管理办法应尽快出台
郑明珠、李刚等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市公共场所健身器材管理与维修”的建议,代表们当场出示了市区出现的健身器材损毁的照片。“市区健身器材损毁的情况达到50%,给市民日常健身造成不便。”

市体育局负责人现场答复表示,市内五区归属于市体育局管理健身器材共317件,将在6月上旬完成维修和更新。
对于市体育局只管自己的健身器材的说法,现场的多位人大代表提出了异议。据了解,市区共有415处建设了健身器材,还有一大部分属于社会自建、捐建,并没有明确管理部门,所以出现了无人管理的问题。
“代表对答复不满意,主要是有关部门清查不够,采取的措施不得力。”白红战表示,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全面清查全市健身器材现状,并进行全面维修和维护。同时要及时研究制定《郑州市全民健身工程管理办法》,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尽快出台实施,以制度来规范各方责任和管理。
市政府负责人现场表示将催办体育局再次拿出解决方案,使健身器材维修问题得到真正解决。
接待日代表建议应当专人专办 年底向常委会汇报办理结果
“自1994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每月15日确立为主任接待代表日以来,已累计接待代表1000多人次,解决了很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昨日的主任接待日上,白红战表示,目前,这项制度已经成为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同代表联系,直接听取代表对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形式。
他说,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改进方式,充实内容,不断完善,使接待日活动更加有声有色,更加注重实效。
“对接待日中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要专人专办,特事特办,跟踪督办,”白红战表示,到年底,常委会还将听取市政府关于接待日代表建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汇报,并进行审议表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