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分组审议市政府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的情况
6月24日上午,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第三组的审议发言情况如下:
栗培青副主任说,近年来,市政府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残疾人事业得到长足进展。同意黄保卫副市长代表市政府所作的报告。我市残疾人52万,占全市人口比例的7.2%,比例高于全国近一个百分点,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一是从源头上减少残疾人数量。减少新生儿缺陷,降低残疾儿出生率。加强学校、幼儿园预防措施教育,防止后天残疾儿发生。二是加强工矿企业安全知识培训和普及。三是根据财力,不断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力度。
雷志副主任说,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残疾人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成效非常突出,同意政府和内司工委的报告,要动员社会各界进一步关心,关爱残疾人事业。建议:一是更加注重此项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采取措施,促进工作。二是在做好残疾人安置、保障关爱的基础上,要采取措施在减少残疾人数量上下功夫。对现有残疾人应加强关爱,同时也应减少残疾人数量,应区分先天性和后来致残,采取措施,避免先天性残疾人数量增加,对后来致残的,应加强劳动保护和康复锻炼,在减少残疾人数量上多做工作。三是市政府要逐步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财政投入和增加人员编制。
贾记鑫副主任说,我市残疾人共52.423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7.2%,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建议残疾人保障金要专款专用,当前保障金要上缴市财政30%,保障金应全部用于残疾人事业,全社会都要关爱、支持残疾人工作。
曲盘根委员建议,1、对残疾人进行分类,使统计数据反映真实情况,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引导就业。2、残疾人就业要和“三化两型”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就业要讲质量,取缔残疾人三轮车客运。3、鼓励残疾人个人就业,加大培训力度,为残疾人创造就业门路。福利企业吸收残疾人,但应对福利企业加强管理,不能只享受优惠政策不承担社会责任。4、残联也应加强自身建设,在残疾证的发放上,要严格管理,严查假证。
王瑞桐委员说,做好残疾人工作也是对扶贫工作的推进。建议:1、残疾人保障金专款专用,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应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2、原“上缴市财政30%保障金的规定”应该取消,确保我市残疾人保障金全部用于残疾人事业。
薛景霞委员建议:1、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政府应开通绿色通道,鼓励、帮助残疾人就业。2、在各项公用设施方面体现对残疾人的关爱。
余健委员建议:加强对城市道路盲道的管理,在公共事业方面,应加大无障碍设施的投入。
王建亭委员建议:加强对安排有残疾人的企业管理。
许福亮委员说,这几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一法一办法”在郑州市得到很好落实。完全同意黄保卫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做的工作报告。存在问题:一是《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规定,要安排1.5%残疾人就业,否则,应上缴残疾人保障金。从2000年开始,保障金30%上缴市财政,随着市财政收入增加,保障金相对市财政收入所占比重微不足道,建议保障金专款专用,应将30%全部用于残疾人事业。二是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人员20个编制差额供给,借鉴外地做法,加强残疾人工作,建议实行财政全供。
许抗美委员说,建议市政府加大对特殊教育方面的投入,当前郑州市聋哑学校要进一步扩建,但由于各项原因,遇到一定困难,应采取措施加快建设,必要时,进行迁建。
刘金柱委员说,市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是重视的,宣传贯彻“一法一办法”的措施是得力的,效果是明显的,社会满意度是高的。市残联近年来的工作卓有成效的,在康复、扶贫、维权、教育培训方面更具特色,应给予充分肯定。建议取消残疾保障金上缴30%和代扣金8%的规定及加大财政投入。
赵烈江列席人员员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关注力度,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培训设施的建议,为培训工作提供保障。
二、分组审议市政府《关于科技自主创新工作情况的报告》的情况
6月24日上午,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市政府关于科技自主创新工作情况的报告。第三组的审议发言情况如下:
王瑞桐委员说,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首先是人才战略的跨越式发展。要占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就要占领人才战略的制高点,而占领人才战略的制高点就要占领人才在政策的制高点。建议:1、市政府制定引进和培养人才的更加优惠的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政府要不断创新引进和培养人才的机制,不断优化引进和培养人才的环境。使人才进得来,能干事、干成事。2、建议政府和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投入机制上应引导、鼓励、激励企业不断增加科研经费。3、政府对人才引进和培养要不断创新机制和搭建平台,要特别注意和加快企业高端人才的引进。4、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尤其是要加快对我市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推动作用强的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
薛景霞委员说,企业需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希望。中原要崛起,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在引进机制上,采取措施,吸收高端人才,拿出自己的办法。要特别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扶持民营企业,在观念上引导人才进入企业,创造财富,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进入企业而不是政府机关。
王建亭委员说,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进一步在促进上多做工作,科技局在这方面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今后要加大对高新企业的管理和促进。企业要抓长远就必须自主创新,有些核心技术很难买到,只有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才有出路。
许抗美委员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项目如创新产品的支持、投入力度,可采取资金引导、政策引导等多种方式在调动企业如社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方面下大功夫,同时要建立良好的监督与管理体系。
列席人员赵烈江建议,进一步增强对科技自主创新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真正形成科技自主创新上的共识,同时在引进人才的方向,激励创新机制深入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要特别关注民营企业的人才引进工作,真正形成创新人才愿到企业,特别愿到民营企业扎根创业的环境。
三、分组审议市政府《关于建筑市场管理情况的报告》的情况
6月24日上午,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建筑市场管理情况的报告。第三组的审议发言情况如下:
雷志副主任说,同意市政府和城建工委的报告,对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工作提两条建议:1、下决心尽快理顺建筑市场管理体制,解决多头管理。2、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履行职责,落实政策,严格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许抗美委员说,加强建筑市场的规范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建议市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大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要跟踪监督,必须把违规违法建筑行为遏制于萌芽状态,确保人民群众利益不受损害。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条例。
曲盘根委员说,近几年郑州在市场发展和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完全同意该报告。建议:1、今后在我市建筑市场管理方面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加强监督力度,要理顺管理体制,尽力避免多头管理。2、加强投标监督,预防腐败。3、把安全生产的监督放在首位。
王瑞桐委员建议:市政府要加大对建筑市场监督检查的力度,尤其是对违规企业,经教育不改者,要坚决予以取缔或清除出郑州市场。
李国辉委员说,建筑领域是违法案件高发领域,目前市场管理政出多门,分割严重。建议市政府成立专门管理建筑市场的机构,市场化运作,阳光操作,规范市场各项行为,减少违法行为发生。
薛景霞委员说,加强对建筑市场管理十分必要,但目前多部门管理十分不规范,税收流失严重,挂靠企业比较多,要从体制、机制上避免漏洞,规范投标行为。
司久贵委员说,随着社会发展,《郑州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需要全面修订,由于各种原因,搁置下来。该《条例》列入今年调研题目,希望政府抓紧协调,理顺管理体制,争取明年进入立法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