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人大要闻正文

发挥区域优势 建设特色港区

时间:2010/4/2 来源:郑州人大网

  3月30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长松带领城建环保工委,围绕规划建设情况到郑州航空港区进行调研。郑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兼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主任崔凡,常务副主任张胜利,副主任杨买军、丁建国、汤晓义及相关部门的同志陪同调研。
  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07年10月,是郑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对航空港区行使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港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辖42个自然村,约8万余人。港区是郑州新区总体规划中的南部航空港组团和三大物流中心之一,是围绕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开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港区成立后,严格按照“规划无缝对接、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共享”的原则,及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航空港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区域规划控制范围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京广铁路合围区域,“一核二区”的空间布局。一核为中部48平方公里的机场核心区;二区为北部16平方公里的物流商贸区和南部26平方公里的临空产业区。目前,航空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体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已经完成中期方案,港区经济社会建设正在全面推进。
  听取港区规划建设情况后,周主任指出,今天主要是看望慰问、学习调研、了解情况。听了规划汇报后,很受鼓舞,对港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港区班子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干劲充足,是个团结干事,务实创新,凝聚力强的班子。航空港区特殊的区域优势和科学的产业部局,对郑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港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省市领导的重视,为港区发展暂定了坚实的基础,就搞好港区规划建设,周主任强调:一是规划港区站的高一点。港区未来将建成全国大型复合枢纽机场和国际货运枢纽,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要借鉴国内外规划发展好的航空港区经验,使港区规划更科学、更合理、更具前瞻性。二是发展港区看的更远一些。要有全局观念,克服短期行为,国际大型枢纽机场和国际货运枢纽位置要留足,杜绝建成之即就是落实之时现象,防止重复建设的浪费现象,规划要充分论证,工程建设要精雕细刻,不搞形象工程,不搞献礼工程,不搞突击工程。三是产业部局更科学一些。要发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区域优势,积极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产业集群发展,拓展产业链,建立临空经济完整产业体系,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由现代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四是港区建设与周边经济发展结合的更好一些。港区建设与新郑国际机场、新郑、中牟和郑州以及省里的发展要求结合起来,与地铁轻轨结合起来,与新郑国际机场发展结合起来,发挥港区的带动幅射作用,港区内42个自然村要逐步建成郑州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带动周边经济社会的发展。
  周主任一行还实地参观了港区产业园区和交通道路网建设情况,就有关问题与港区交流了意见。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