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强我市与友好城市之间的友好交往,充分发挥友好城市交往工作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的推动作用,8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元法带领考察组,赴与我市较早缔结友城关系的长春、伊春、鹤岗及哈尔滨等市,对其开展友好城市交往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
一、长春、伊春、鹤岗等市的基本情况
(一)长春市简介
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现有人口767万,面积20571平方公里。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69.7亿元;全市财政收入完成563.4亿元。长春市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中国长春第一汽车集团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汽车生产、科研基地。长春客车厂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和地铁科研、生产基地,客车产量占全国近二分之一。1987年11月30日,郑州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批准我市与长春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二)伊春市简介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界江长246公里,地处小兴安岭腹地,是国家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现行体制为政企合一体制,即伊春市人民政府和伊春林业管理局合一。全市行政区划面积32872平方公里,森林覆被率83.4%,为中国最大的森林城市,总人口132万。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8亿元。伊春1948年大规模开发建设,60年来为国家提供优质木材2.4亿立方米,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86年11月3日,郑州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批准我市与黑龙江省伊春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伊春市是与我市缔结友城关系的第一个国内城市。
(三)鹤岗市简介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松花江、黑龙江两江汇合的夹角地带,小兴安岭向三江平原的缓冲区,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110万。2011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亿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3.5亿元。鹤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重要资源能源城市。清金遗址、抗联传说、垦荒故事、知青足迹、俄犹风情随处可见。煤炭、石墨、粮食、木材等重要资源富集。煤炭地质储量26亿吨,是优质动力煤、化工煤;石墨储量6亿吨,居世界前列、亚洲第一。鹤岗是正在建设的三江平原优质绿色食品工业基地,稻米加工能力达到500多万吨,是北方稻米之都。2000年6月23日,郑州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2会议批准郑州市与黑龙江省鹤岗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二、长春、伊春等市友城缔结交往情况的主要做法
(一)注重拓宽对外交往渠道,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长春市在对外交往中注重与外国驻华使领馆以及我国驻外使领馆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积极发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等国际组织、外国著名公司、财团以及外国民间友好团体的友好关系,与4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的外国友人及华人、华侨保持经常性的友好联系。为表彰和鼓励外国友人在促进长春市对外开放中做出的贡献,市政府分别授予63位外国友人为长春市荣誉市民,10余位为长春市经济顾问,他们成为长春市对外交往的重要力量,为促进长春市的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牵线搭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精心组织对外经贸活动,是长春市友协的工作主线之一。近年来,长春市友协充分利用友好城市、友好团体和友好人士等多种渠道,成功协助市政府在日本、加拿大等国组织了多次大型招商对接活动,邀请德国、荷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来长春举办企业洽谈会,并对中外双方达成的协议或合同搞好项目跟踪,为长春发展外向型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长春市友协还积极争取国际援助,促进长春市民生建设。1995年至2006年,每年平均争取到一个日本千万日元的“草根”无偿援助项目,用于长春市的改水、下岗再就业和教育扶贫等民生项目;2010年,长春部分地区发生水灾,市友协积极联系德国西门子公司向受灾地区捐赠2000套照明设备和6台净水处理器等价值70多万元人民币的救灾物资。
哈尔滨市在利用友城渠道开展经贸合作的同时,在引进国外智力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果,其与日本新泻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后,日本友城为哈市培养了一批医疗、环保、旅游、语言等专业人才,提高了哈市在一些重要领域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三十年来,在友城交流的带动下,哈市与日本、韩国、俄罗斯3个国家的8个城市实现了空中直航,广大市民走出国门更加便利;其韩国友城富川市实施“生命的礼物”医疗支援行动,累计为哈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做手术40人次、诊疗400人次,接收医疗研修人员25人次;建立国际友城展览馆,使市民不出国就能游历和领略二十几个国家、27个城市的异国风光,真正实现了友城交流成果惠及百姓的终极目标。
(三)精心筹划友好活动,着力提升城市知名度。
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往情况,近年来,长春市友协还成功策划、组织了“长春.日本周”、“长春.蔚山周”等重大外事活动,先后六次成功组织了“让市民走进城市”民间交往活动,出访日本、韩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开创了长春民间交往的新领域,达到了以民促官,官民并举,巩固并扩大长春对外交往的目的。他们还积极策划、组织各种国际友好交流活动,先后邀请德国、巴西等多个国家知名艺术团来长演出,受到普遍好评。
伊春市在与三亚市缔结友好城市的基础上,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联手打造中国旅游休闲度假热线和旅游联盟品牌,在《中国旅游报》打出“休闲度假—北有伊春、南有三亚”整版广告,联合在中央电视台推出城市形象广告宣传,成为全国一大创新和亮点。
为增进在长外国友人对长春的了解和友谊,他们独立策划并连续举办了十届“飘雪的冬季共同的家园”外国人才艺表演晚会,通过卫星电视向全国播出,并以节目交流的形式传送到国外友好城市,成为长春对外联谊的重要纽带,该节目曾荣获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综合电视文艺节目提名奖。
三、关于加强友城交往工作,为郑州都市区建设发挥积极推动作用的几点建议
近几年来,我市依据《郑州市缔结友好城市办法》,在积极推动与国内外城市缔结友好关系,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友好交往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缔结国外友好城市12个,国内友好城市16个),为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与长春、哈尔滨等城市相比,我市的友好城市缔结交往工作还存在着数量不多、交流不够、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等问题,还有很大的创新与提高空间。为充分发挥我市在中部崛起战略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友好城市缔结交往工作服务于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桥梁纽带作用,借鉴长春、哈尔滨等市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现对我市友城缔结交往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一)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友城缔结和交往工作,助推郑州都市区建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城市的人们寻求扩大合作范围、增进友谊、寻求互利的需要不断增强,友城缔结交往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减低,反而越来越重要。在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中,同样也需要外部力量的助推,友好城市就是外部推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这一特点,密切并加强我市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关系,在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扩大交流对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友城发展上既要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升,进一步伸长对外交往的工作触角,努力拓展友城的选择空间,使其更好地为郑州都市区的全面建设服务。
(二)友城缔结之后要积极开展交往,务求实效。近几年,我市与缔结友城关系的28个国内外友好城市之间开展的实质性交往不是很充分,我市应当建立健全友城之间的正常联系交往机制,要针对友城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和交往方式,定期组织涉及经贸、文化、体育、科技等领域,双边与多边相结合的论坛、展览、表演等形式多样的综合性活动。在与政府正常交往的前提下,侧重与对方经贸、企业界以及民间知名人士直接建立经常性的往来关系,通过他们保持与友城的经常性联系。努力寻求双方需求互补的结合点,通过项目合作,将友城交流落到实处,以期更好地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友城交往成果惠及两地市民的终极目标。建议对友城工作进行总结,把友城交往工作作为对外开放重要任务之一,切实抓好抓实。
(三)加强对友城工作的深度宣传,提升友城工作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的影响力。发挥友城作用的前提是让全市各界了解我们的友城,了解友城可以为他们提供何种效益或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参与友城交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友城交往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实实在在地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对友城的信息加以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将友城的社会、经济、贸易、科技、人文等资料汇总成为文字,利用现代传媒予以发布。要加强对友城工作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采取设专题、开专栏等形式开展宣传。把电子政务与友城信息结合起来,完善友城信息交流机制,实现友城工作部门的横向交流和资源共享。
(四)进一步理顺友城缔结交往机制和管理体制。国内友城缔结应是政府行为,而我市原来负责此项工作的市政府投资促进局,现已成为市商务局下属的二级机构,与其它省会城市缔结友城机构不对等。建议从高效、对等的原则出发,进一步理顺我市负责国内友城工作部门的管理机制,使其职权与地位相一致,更好地为郑州都市区建设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