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清玉 第十届至第十三届郑州市人大代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经开区人大工委主任
■检察机关比其他司法机关的整体素质要好,工作能够尽职尽责,整体上让人满意。
■检察工作是维护司法公正、体现法律权威的重要保障,对推进政府依法行政,推进党依法执政都很重要。
■必须发挥检察作用,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国家大局稳定,为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检察机关应当对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切实负起责任,要勇于担当。
■新郑市检察院积极探索附条件不起诉等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是多赢之举,既节省了国家的司法资源,又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河南省郑州市,有这么一个人,多年来在人大制度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就是柴清玉,第十届至第十三届郑州市人大代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经开区人大工委主任。
百姓的事儿他会竭尽所能
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柴清玉笑称“在苦海中泡大”,父母都是老实人,憨厚勤恳。正因为从社会底层成长起来,他更清楚老百姓在想些什么,需要什么。在他看来,国家干部是老百姓养活的,只要是老百姓的事,他愿意竭尽所能,对得起老百姓。
2006年初,郑州市政府承诺今后每年新建不低于15所中小学校,可是从来没有兑现过。眼看着适龄儿童入学一年比一年难、大班额等问题愈发突出,柴清玉心急如焚。2010年7月,他向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对《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郑州市市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督促郑州市政府兑现承诺。很快,他的建议被采纳并付诸实施。基于人大常委会对政府部门的有力监督和持续督促,入学难等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郑州市有10多万低保户、50多万残疾人,还有很多面临失学的孩子,他们都需要社会的帮助。调研之后,柴清玉理清了思路,于2007年初,在郑州市人代会上领衔提交了“关于设立‘郑州慈善日’的议案”,引起代表共鸣。
“中国现在不缺富豪,但缺少慈善家。”柴清玉说,郑州经济发展迅速,企业家越来越多。在宣传慈善、规范慈善活动行为的同时,政府应主动提供慈善的平台,设立“慈善日”就是搭建平台的一个办法。
郑州市民政局局长张亮亲自对这份建议作出答复:“设立‘郑州慈善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考虑到每年10月中旬临近冬季,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也到了关键时期,民政局决定把“郑州慈善日”定在每年的10月16日。
同年8月,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审议,以法律的形式将“郑州慈善日”确定下来。柴清玉欣慰地说:“通过日积月累的宣传,通过身边每一个人的行动,这种爱心的传递将会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整个社会也就越来越和谐。”
已经连续四届担任郑州市人大代表的柴清玉,共提出议案38件,建议和意见约140件,大多数都得到采纳或督办。
建议预防犯罪从源头抓起
1986年9月,从部队营级干部岗位转业的柴清玉,作为人才被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挑选到机关研究室,从事政策研究工作。从此,柴清玉在郑州市人大机关一呆就是25年。由于勤奋能干,加上聪明好学,很快成长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后任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现任市人大常委会经开区主任。
柴清玉对人大工作有着特殊的热爱,总能在调研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南部,是郑州市的下辖县级市。近年来,南水北调、石武高速铁路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穿境而过,这些工程不仅数额巨大,而且往往涉及征地拆迁、农民补偿和人员安置等多项具体工作,是安全事故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面前,人大该如何发挥监督作用,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反复思考后,柴清玉向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建议,督促郑州市检察院、新郑市检察院成立了重点工程监督信息中心,将预防监督的关口前移,加大了预防职务犯罪的力度。
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和检察院的共同监督下,新郑市检察院通过警示教育等多项措施,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工程建设领域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多项研究成果变成了现实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进行修改,首次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
2011年,全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陆续展开,这是选举法修改后的首次换届选举。如何全面贯彻执行选举法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尊重和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
“加强培训”、“领会精髓”是柴清玉对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人员,以及自己提出的两点要求。通过不断学习,柴清玉提出: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2亿,如何保障他们的选举权利,是各地在换届选举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流动人口户口所在地和现在居住地的选举机构应当相互沟通,共同承担依法保障流动人口选举权利的责任;户口所在地的选举机构应当为流动人口委托他人投票,或为他们开具选民资格证明提供便利,积极通过网络、电话、信函等形式,为他们在现居住地参加选举单独或者集体开具选民资格证明;现居住地的选举机构,也应当主动联系流动人口户口所在地的选举机构,确认其选民资格,得到认可。
近年来,柴清玉的多项研究成果变成了现实。例如,他提出的“城市开发区应当尽快建立政权的建议”,先后在上海、天津、沈阳等地方得到响应。再比如,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出台的《执法检查工作规定》、《对提任法律职务的审判人员和检察人员实行任前公示办法》等规章,都推动了郑州市乃至河南省法治的进步。
柴清玉对人大工作的研究笔耕不辍,收获颇丰:1987年以来,他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论文96篇,其中31篇文章获全国性奖项;发表消息、通讯等新闻稿件1560多篇,其中6件获全国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奖,29件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奖;完成《做好地方人大工作》、《地方立法研究》、《实践与见证》等6本著作。几十年来,他的作品加起来总计900多万字。他还连续3年获得全国宣传人大制度先进个人,连续9年获得河南省宣传人大制度先进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