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人大网3月13日讯 今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带领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调研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保护规划建设情况。
白红战一行先后到人民广场、城南路等处,实地查看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地下层展示片区,商城遗址的西南古城墙段。
据了解,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位于我市城市中心区,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规划最大的王朝都城遗址,城池始建距今约3600年,是商代第一位国王——汤所建的“亳”都。郑州商代都城遗址的布局由内至外分为宫城、内城和外城,是典型的三重城垣结构,宫殿区遗址中发现的供水系统严密科学,首开城市供水系统的先河。作为中国早期文明史和世界早期文明史上为数不多的大型城市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世人瞩目。1961年,郑州商代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一五”期间全国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名列其中。近年来,我市一直高度重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的保护工作,2011年出资2亿元,回购已经拍卖的老省博物馆商住用地,变更为文物保护和园林用地,建设集商代城墙保护展示与群众休闲娱乐的人民广场。
根据“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指导思想,当前实施的是商代都城遗址保护规划,主要包括一城七公里商城内城墙、一带环城绿化带、五个展示区,八个展示点等建设保护项目。目前,现已动工的内城南城墙西段维修、人民广场地下城墙展示、内城东城门段节点复原展示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该工程项目完工后,将为郑州中心城区建设300余公顷的中央公园,成为世界城市群中唯一的3600年城市发展活化石。
调研结束时,白红战指出,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是郑州3600年连绵不断城市文明的重要见证,也是郑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核心支撑。市文物局等相关单位要加大对商代都城遗址的保护力度,进一步优化改善古城墙周边环境,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宣传结合起来,彰显郑州3600年的文化历史,努力打造令世界瞩目的文化工程,共同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范强参加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