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工作安排,5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民侨外工委与农工委联合组织代表专业组部分代表对郑州市黄河湿地规划保护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王瑞桐、民侨外工委主任岳德常、全国人大代表宋丰年、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蝴蝶、市人大代表巴顺利、乔宗旺、宋建利参加了调研,市林业局局长崔正明等同志陪同调研。
代表们实地察看了郑州市黄河湿地公园第一期工程建设情况以及黄河森林公园和郑州苗木场,听取了市林业局和湿地管理中心负责人关于我市黄河湿地规划建设情况的介绍。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2004年11月经省政府批复成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市唯一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西起巩义康店镇,东至中牟县狼城岗镇,全长158.5公里,总面积36574.1公顷。我市黄河湿地紧邻郑州市区,水域面积广阔,淡水资源丰富,是我市重要的水源地和区域小气候调节区、稳定区。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是2009年11月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规划面积1359公顷,2011年12月公园一期示范工程开工,工程位于郑州花园口西侧1.4公里处,景观建设面积300亩,生态控制面积3000亩,修建了栈道、观鸟台、广场、停车场、科普长廊,今年4月28日竣工并免费向社会开放。这是湿地保护区建设所取得的重大的阶段性成果,近一个月的时间,已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扬。
湿地管理中心还依据《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开展监测防控工作,对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进行控制管理,依法查处非法开垦、非法采砂和毒杀捕杀候鸟的违法案件破坏湿地资源的案件,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关于保护湿地的认识;编制完成了《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详细规划》。但由于黄河湿地位于人口密集区,存在着开发利用过度、多头管理无序开发、管理力量薄弱等问题,湿地保护协调的难度很大,需要从立法、管理机制、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通过实地察看和听取汇报后,人大代表就我市黄河湿地保护区的规划保护开发建设情况进行了讨论发言,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民侨外工委主任岳德常发言说,郑州黄河湿地是郑州市的宝贵资源,对于我市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保护湿地资源是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事业,保护区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和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与协同配合下,保护区的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湿地公园一期工程的竣工是湿地保护工作的一个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为郑州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好去处;黄河大堤两边的林带,郁郁葱葱,赏心悦目,令人流连忘返,作为人大代表,我们衷心感谢市政府、林业局和湿地管理中心的同志们所做的工作。近年来,我与其他代表多次提出关于黄河湿地保护工作的议案和建议,为推动湿地保护工作发挥了一些作用,今后还将继续和各位代表一起关注黄河湿地保护区的各方面建设,继续为黄河湿地保护工作提建议,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
农工委主任王瑞桐对这次视察活动给予了积极评价,他说:民侨外工委与农工委联合组织代表对我市黄河湿地规划保护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这是第一次,这种形式很好,值得借鉴和推广,代表们也比较满意,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近几年来,我市林业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人大代表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关注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获得了全市人民的认可,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继续为我市的郑州都市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市林业局局长崔正明表示,我市黄河湿地保护区建设取得的一些成绩离不开人大代表的关心和支持,距离上级的要求和全体市民的期望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决不辜负各级领导和人大代表的重托,把湿地保护区的工作做好。也请各级人大代表继续关注保护区的保护开发建设,为保护区走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