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人大要闻正文

民生无小事 字字总关情

时间:2013/2/22 来源:郑州日报

  民生民意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谈论最多的,还是民生。
  
  盘点2012年“郑州大民生”,一张可圈可点的民生答卷跃入眼帘。人们期待着新的一年,民生指标释放出更大的惠民效应,让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美好。
  
  一张可圈可点的民生答卷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一张张饱含深情的民生“清单”守护着严冬中的春意,温暖着绿城大街小巷。
  
  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温暖”的数据让人感受到绿城的温度:去年,全市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达512亿元,同比增长23%,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3%。民生“十大实事”基本完成,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万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0公里;解决4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0所、幼儿园96所,新增市区中小学优质学位5万个、幼儿园学位2.5万个;“片医”社区卫生服务已覆盖全市800多万城乡居民……
  
  认真审议报告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李元法有感而发:为民是本质、为民是根本、为民是责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民生的章节显著增多,让人感觉心里很温暖。
  
  “市财政支出向民生项目大力倾斜,促进了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我们应始终坚持以民生为先、以民生为本,把发展和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使发展的过程成为持续改善民生的过程。”市人大代表、郑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中牟县委书记杨福平的一番话引起多位代表、委员强烈共鸣。“去年,我市城市管理整治提升初见成效,城市组团建设加快,生态水系和水源工程进展加快,PM2.5监测启动运行,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变化将为建设‘美丽郑州’提供强大支撑。” 聊起民生,市政协委员、市环保局副局长王利如数家珍。
  
  一场永不落幕的“连续剧”
  
  会场内外,思想的火花交织碰撞,睿智的声音萦绕回响。“要下大力气整治雾霾,建设美丽郑州……”“让外来务工人员在郑有房住,让他们的孩子有学上……”一个个有关生态环保、教育、卫生、住房、就业的民生话题,折射出代表、委员们的强烈心声。翻看一个个议案、建议和提案,你会真切感受到,这幕写满希望和幸福的民生“连续剧”永远不会落幕,它们正汇聚成一股强大合力,为绿城谱写出动人的乐章。
  
  市人大代表、新密市委书记王铁良深有感触地说,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其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坚持建设与治理并重,加大对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违法问题的查处力度。
  
  “今年我们区将把建设民生项目作为第一要务,把智慧、财力、人力倾注到为民造福上,真正让大家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在市人大代表、二七区委书记蔡红心中,早已列好一份详细的“民生项目清单”。
  
  市政协委员、郑州日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汪得勇的提案——《关于治理雾霾天气、创建美丽郑州的建议》,被确定为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一号提案。早在两个月前,他就“见缝插针”深入调研,广泛搜集国内外治理大气污染经验,最终提出“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真知灼见。“为了郑州天更蓝、水更清,各界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绿城生态环境做出贡献。”汪得勇向大家发出环保倡议。
  
  发展的福祉最终一定要落实在惠民上,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把改善民生放在最高位置”——来自代表、委员们的心声,正汇成一股洪流,回荡在绿城大地。
  
  “改善民生绝不是喊口号,要把各项惠民措施落到实处,需要把更多公共财政资源向民生倾斜。”市人大代表、市财政局局长刘睿说,今年我市财政投入将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农业水利等民生投入。
  
  按照今年市本级财政支出一般预算安排:教育支出35亿元;社保和就业支出18.36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0.5亿元……几乎每项直接用于改善民生的资金支出都比以往至少增长近15%,可以说,公共财政将用丰厚的“真金白银”,从根本保障民生。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一连串数字透露着递进的民生目标:2013年,全市计划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万,农村转移就业10万人,发放小额贷款1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0所、公办幼儿园86所;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全年开工建设保障住房4.5万套……庄严的承诺,犹如一股股清风,吹进了千家万户,喜在了老百姓心坎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这是一幅振奋人心的蓝图。中原区将把促进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关注民生作为重点,使改善民生的过程成为不断赢得发展动力的过程。”市人大代表、中原区委书记赵书贤向记者描绘了“民生路线图”。
  
  太多关于民生的务实举措,让代表和委员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市人大代表、巩义市回郭镇党委书记张会录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多项惠民新举措,必将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市政协委员、黄河风景区市场处处长郝宏伟感触颇多:“从政府晒出的‘民生清单’中,不仅能看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还能看到浓浓的民生情怀,将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绝非泛泛虚言,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2013年的美丽画卷已徐徐展开,人们期待着,绿城的蛇年民生蓝图描绘出更多斑斓的亮色!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