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网10月10日讯 今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武安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对《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组依次前往中原区拆迁示范点、建设西路道路清扫保洁、新力电力脱硝改造项目、盛通机动车监测点和新东润建筑工地等地,对扬尘治理、脱硝改造、机动车监测、保洁示范等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据了解,今年以来,紧紧围绕《条例》贯彻执行,我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扬尘治理初见成效。4月份以来,全市工地累计投入7.7亿元,整治(新建)围挡3462公里,工地道路硬化12.4平方公里,新建车辆冲洗点1375处,购置安装自动冲洗设备1280台,购买大型洒水车160台,购买小型洒水车2872台,防尘网覆盖9400余万平方米。
我市的其它专项治理工作也同步开展。一是违法超标排污企业整治。对全市13家电厂、37台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48家碳素、25家水泥、84家煤矿、128家商砼、297家耐火材料等涉气重点企业排查整治。二是加强重点企业日常监管。对全市45家国控、省控、市控涉气企业划分网格,明确分包领导和责任人,对发现的企业环境违法问题及时处理。三是油气回收和机动车污染集中整治。11座储油库完成治理8座,占比72%;678座加油站完成治理648座,占比96%;615辆油罐车全部治理完成。加大黄标车闯限行执法力度,以限行促进淘汰,今年已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6.74万台,查处闯限行黄标车2.36万辆次。四是露天烧烤和餐饮油烟整治。印制发放宣传材料5万份,4月1日起对拒不整改、严重扰民的露天烧烤商贩顶格处罚。五是建材行业集中整治。对采石场、石材厂、石灰窑、砖厂等污染企业开展集中整治,不符合环保要求的35家石子厂、68家石砂厂、7家白灰窑厂全部停产到位。六是开展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各区和管委会进行拉网排查,对重点区域范围内的污染源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市环保局实行局领导分包,加强重点区域的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七是加强空气质量形势分析。环保与气象部门坚持日会商机制,加强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每天对气象条件进行会商研判,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信息,提早做好污染应对准备。
4月份以来,我市通过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措施,大力治理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机动车污染和企业排污,空气质量得到好转,一季度优良天数仅有10天,二季度为29天,三季度为59天。
中原区拆迁示范点
新东润建筑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