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郑州市商代都城遗址保护条例》立法工作,2月24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东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赴商代都城遗址开展立法调研。
调研组实地察看了阜民里、夕阳楼遗址、商城遗址公园、东城垣遗址博物馆、宫殿区遗址等,深入了解商都遗址保护管理、活化利用、资金投入等情况,现场听取市文物局、市司法局、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等有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征求专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作为商王朝的开国之都“亳都”,郑州商代都城遗址见证了3600年来这座城的城址不移,文脉不断,人脉不息,是中华早期文明探源的重要载体,是郑州成为八大古都之一的重要支撑;其文化内涵代表了早商文明的发展高度,是中华文明形成环节中重要一环。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21年又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魏东强调,一要把准立法方向。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文物保护法规定,符合郑州商都遗址保护规划。二要强化目标导向。郑州商都遗址位于中心城区和老城区,横跨管城、金水、二七三个区,面积大、范围广。要充分调动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保护格局。三要推动文旅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推动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更好以遗址保护助力文化产业发展,彰显商都郑州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