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代表风采正文

王书青:满腔热血助民富 誓叫山乡换新颜

时间:2012/2/1 来源:郑州人大网

  我叫王书青,现年38岁,登封市、郑州市人大代表,现任河南书青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颍阳镇王堂村党支部书记。
  近年来,我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责,利用自己在经商创业方面积累的资金和经验,倾力推动家乡新农村建设,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不遗余力的致力于肉鸡养殖的产业化发展,以摸得着、看得见的业绩,履行了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
  一、热心回报家乡,倾情推进王堂新农村建设
  颍阳镇王堂村原先是一个穷、乱、散的远近闻名的落后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村支部书记,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作为穷家出身的农村党员,也深感责任重大,从任支部书记那天起我就痛下决心,改变我村的贫穷落后面貌。2008年借助煤矿塌陷区治理和新农村建设的东风,由村委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建成307户农家新居,改造农舍376户,并进行了道路、路灯、绿化、下水道等配套设施, 同时又新建了卫生室、超市、文化广场和村委改造建设。我又借助经商办企业的资金积累,先后拿出700多万元,用于学校、道路等公益事业建设。现在正在进行第二批200户农舍搬迁建设。现在的王堂村到处是焕然一新。
  二、推行股份合作,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输血不如造血,我更期望乡亲们通过自己的投资或辛勤劳动,和我共同创业,一块儿发家致富。王堂村地处矿区,原先的20个小煤矿整合后,留下了大量的矿渣。偶尔一次机会,我在电视上看到煤矸石能变废为宝,于是请专家考察论证,决定采用村民入股集资管理的模式,在王堂村上马荣华建材煤矸石砖生产项目。为动员群众集资入股,我多次组织群众大会表态,赚钱是大家的,赔钱是我自己的,从而使680余户群众纷纷响应入股。公司又为困难群众担保贷款700万元,使村民平均每户入股达到1万元以上。这个项目今年3月份已正式投产,预算投资5200万元,年生产1.2亿块页岩烧结砖,能解决劳动力就业500余人,为乡亲们年增加收入1300万元。
  三、克难攻坚,做大做强肉鸡养殖产业
  煤炭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我一直在努力,希望群众更多通过发展可持续性强的养殖业发家致富。几番努力,我终于和山东六和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注册成立了登封六和养殖有限公司。公司总投资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600万元,年可存栏肉种鸡38万套;年可出栏优质商品肉鸡2500万只,年孵化优质肉鸡苗4500万只。由于项目投资大,技术管理要求高,公司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尤其去年冬天的一场暴雪,压塌了种鸡棚18座,直接经济损失1400万元,是市委王书记、郑市长,颍阳镇党委焦书记等各位领导精神上物质上的鼓励,以及造福群众的强烈愿望,使我振作起来,坚定不移的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利用山东六和的技术平台和销售网络,采用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已带动周边11个村发展肉鸡养殖户200余家,新建标准化养殖大棚126个。按年出栏500万只肉鸡,每只鸡利润2—5元计算,年利润在1000万—2500万元,可解决劳动力就业1300人。由于业绩突出,2008年,公司获得郑州市龙头企业称号,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
  有付出就有回报,群众称赞,上级部门也授予了我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省级农民致富能手等一系列殊荣。但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做的事还很多,比如:王堂新村二期,要实现绿化15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登封六和公司要加快上马二期、三期工程,年出栏肉鸡要达到2500万只,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五年内实现屠宰,饲料、兽药等一体化服务,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9000人,力争跻身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我珍视自己身为人大代表的身份,将在回报家乡,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