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
为认真贯彻《河南省预算监督条例》,规范我市非税收入管理,提高市财政部门的非税收入管理水平,加强对非税收入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保证“收支两条线”规定的全面落实,确保我市非税收入的管理使用逐步走上规范。10月19日上午,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平带队,预算工委主任刘国喜、市人大代表刘花果、张端书等及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参加,到财政局对我市2003年度及2004年1—9月份非税收入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首先听取了市财政局局长赵健对我市非税收入管理使用情况的汇报,我市非税收入较多的单位市教育局、市交通局、市建委有关负责人也就本单位“收支两条线”的执行情况,向视察组作了详细汇报。而后,视察组还实地参观了市财政局信息管理中心。现将这次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非税收入管理使用的基本情况
2003年至今,市财政部门通过规范收支,严格管理,市本级非税收入收支完成情况较好,各项非税收入快速增长。2003年,市本级非税收入完成2962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38%。今年1—9月份,市本级非税收入完成了3218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
(一)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进一步加强了非税收入管理。去年以来,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财政部、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有关规定,通过清理整顿收费项目,加强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全面实现“以票控费”,完善银行代收制度,扩大银行代收范围,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逐步将所有非税收入纳入银行代收管理,确保了应收尽收。
(二)配合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的全面推行,强化了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自去年以来,我市市直所有单位全面实行了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这样,市直各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在审批程序上和支出管理上都全部实行了统一管理,预算内、外资金实现了统筹安排。同时,加大了稽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收支两条线”的违规行为,“收支两条线”日趋规范。
(三)努力保障城建资金,确保了我市重点城建项目的顺利完成。2003年以来,我市逐步加大对中心城区改造步伐,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建设资金,仅2003年就安排城建项目113项,今年又安排了城建项目123项。与此同时,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管好用好城市资源。将土地资源收购储备,通过招、拍、挂方式对外出让,今年,土地收益可用于城市建设资金预计可达4.5亿元。此外,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收入累计征收就达6亿多元。另外,还积极组织好城建配套费、环城快速路桥车辆通行费的征收工作,确保了城建收入稳步增长。
二、目前我市非税收入管理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落实“收支两条线”政策还不够彻底,收支还没能完全分离,财政统筹安排资金使用计划的比例和额度较小,执收单位的支出安排与上缴的收费收入还存在着挂钩现象。
(二)非税收入征管工作需进一步加强。还有部分收入项目应收未收,有的收了但未缴财政专户管理。主要表现在:户外广告经营有偿使用收入、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汽车号牌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等目前还没有征收。政府举办的广播电视机构占用国家无线电频率资源取得的广告收入,尚未缴财政专户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少数执收单位非税收入预算管理使用仍不够规范。
三、加强对非税收入管理使用的几点建议
非税收入数额较大,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为此,我们建议:
(一)加大对非税收入管理使用的力度,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确保收支真正脱钩。
(二)加大政府对改善城市环境所形成的资源推行有偿使用的办法,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特别是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力度,为城市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
(三)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城建资金一年几十个亿,要全程跟踪,加强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要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监督检查机制,加快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建设步伐。
(四)强化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将政府非税收入分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通过编制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政府税收与非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