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监督工作正文

关于我市扶优扶强百家重点企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时间:2005/1/2 来源:郑州人大网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04年的工作安排,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将听取并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扶优扶强百家重点企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工作情况的汇报。为了做好准备工作,我委于2004年10月10日召开了由市中小企业局负责同志和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非公有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的“认真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企业家对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程序,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福成的带领下,我委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于10月12日对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本次视察听取了市中小企业局关于我市扶优扶强百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视察了郑州正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日钢天宇钢构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博雅实业有限公司等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座谈和视察,对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情况有了较深入地了解,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扶优扶强百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是今年郑州市委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确保实现“五个一百”和“六个一”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各有关部门积极工作,我市扶优扶强百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百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257.2亿元,新增增加值59.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2.5亿元,占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总额的31%。全市非公有制经济1-9月份共完成增加值48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49.4%,同比增长达到23%,其中新增增加值突破百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8.9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63.1%;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7.4亿元,同比增长31.2%;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个数达到27.6万个(户),比2003年新增6359户,从业人员达到116万人,新增就业岗位6.2万个。预计到2004年年底,将提前一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占我市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目标。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在扩大就业、增加百姓收入、保持社会稳定、发展公益事业、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保障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扶优扶强百家重点企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坚决贯彻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制定我市的优惠政策。首先,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郑州市非公有制企业权益保障条例》等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狠抓落实,确保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其次,依据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扶优扶强百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的意见》,确定了扶优扶强的百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第三,市直21个部门共出台了99条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第四,各县(市)区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
    (二)建立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强力推进各项扶优扶强措施。为了确保扶持百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的措施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我市建立了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这百家企业,并对分包百家重点企业的领导下基层、下企业实行周报制。每位领导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各县(市)区也确定了领导分包企业的制度。领导联系企业的制度为百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反映问题、寻求帮助建立了一条便捷的渠道。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机构。我市高度重视扶优扶强百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领导工作,成立了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政策和指导、协调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同时,成立了郑州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局,今年6月更名为郑州市中小企业局;多数县(市)区成立了相应的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成立了以百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体的郑州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全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非公有制经济管理服务机构,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四)努力提供优质服务,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由市财政出资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搭建银企交流平台,加大市财政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力度等多种方式,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资金难、担保难的问题; 通过举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企业改制上市辅导讲座等形式,对百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管理落后、人才匮乏的问题;通过鼓励争创名牌、组织参加各种经贸洽谈会等方式,帮助企业不断开拓市场;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重奖有重大贡献的非公有制企业和企业家,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家的政治地位。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与非公有制经济发达的省市相比,我市百家重点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偏低;多数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企业和产品缺乏知名品牌;管理方式滞后,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科技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二)与周边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我市企业的税费负担明显偏高,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不具有比较优势,不能充分调动非公有制企业家的创业积极性,难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我市发展。
    (三)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非公有制企业在资金、信息和管理等方面的合理需求,还不能得到有效地满足。
    (四)歧视非公有制企业的观念依然存在,个别执法人员吃拿卡要、故意刁难非公有制企业的事件还时有发生,损害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挫伤了非公有制企业的积极性。  
    三、几点建议
    (一)坚决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重大决策,进一步加大扶优扶强力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及其他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加大扶优扶强百家重点企业的力度,确保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强力打造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体系。市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职能。一是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投入,降低民间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二是要加快搭建社会经济信息平台,完善社会经济信息系统,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健全非公有制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四是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守法、诚信经营,提高素质,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一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为高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二是尽快成立非公有制企业维权中心,加大非公有制企业的维权力度,坚决制止“四乱”,切实维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宣传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实行重奖,培养尊重非公有制企业的良好社会风气。四是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发展空间,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