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人大代表李贵敏等提出“关于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郑州人大网12月13日讯 今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举行12月份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就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副主任雷志预约接待李贵敏等代表,对建议落实情况进行督办。市政府、市交运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承办单位现场予以答复代表。市政府副市长刘东参加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指出,加强校车管理,保障师生安全,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任务。
市政府副市长刘东答复市人大代表建议

市人大代表李贵敏等提出,校车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目前,校车存在超载严重现象,特别是在民办幼儿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2010年12月27日,湖南省松江镇校车送学生的三轮车坠河,致14名小学生死亡。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正宁县发生的重特大校车安全事故等,都反映出校车超载、黑校车、无牌无证车辆严重影响到学生出行安全。
“目前,我市共有公交线路238条,线路总长3721.2公里,基本实现出门就可以乘坐公交车。”市交运委主任范强现场答复代表,根据我市中小学生出行需求,学生上下学大多都是通过公交车,因此市交运委也加大了我市公交安全,给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公交服务。范强说,下一步将“量身定做”各种专线车、班车、定点车等特色服务模式,市交委也正在与中原区联系,针对中小学校车问题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据了解,目前全市用于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车辆共1173辆,其中在交警部门备案的633辆,未备案540辆;校车主要集中在民办学校、幼儿园,主要存在校车超载、无牌无证车辆非法运载学生等问题。市教育局常务副局长刘鹏利说,从11月17日开始,我市加大对校车安全检查,检查中对发现的99辆非法营运车辆下发了停运通知书。“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运行管理力度,建议市政府将农村寄宿制中小学、乡镇中心幼儿园校车配置列入年度十件实事。”刘鹏利说。
市公安局副局长常志军说,我市已要求学校、幼儿园用于接送学生的车辆,必须按要求办理校车登记,并喷涂统一校车标志。凡达不到标准或喷涂不规范的,不准用于接送学生。公安部门还将加强校车和校车驾驶员的安全监督,联合社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强化保障机制,保护学生出行安全。
听完承办单位的汇报后,有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认为,加大政府对校车的投入,加强对校车安全的宣传;全面检查郑州校车,消除事故安全隐患;严格校车标准和优先通行的原则,明确郑州校车标准;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非法校车的整治、监管力度;下一步将加大对校车驾驶员的培训,全面提高驾驶员的素质。
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结合郑州实际,与相关部门提出合理详细的建议,尽快出台《郑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意见》,并进一步出台《郑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校车交通安全运行问责暂行办法》;继续加强对校车的排查,有效杜绝安全隐患;下一步他们将通过调研等方式,力争将“农村寄宿制中小学、乡镇中心幼儿园校车配置”列入年度十件实事;强化监管,坚决取缔黑校车,建立长效机制,与相关单位共同做好校车管理工作。
李贵敏等代表们对承办单位的办理结果表示满意。同时,代表们对今后我市校车管理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公安交管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黑校车等各种违法行为,统一校车标识,加强对民办学校校车审批项目。同时,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学生乘坐公交车的密度,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最后,白红战指出,加强校车管理,保障师生安全,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任务。我市作为省会城市,在落实国务院要求的同时,应挑大梁、走前头。白红战要求,校车安全责任重大,迫在眉睫;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对校车安全管理要依法管理、依法运行;要做到“有责任、有监管、有落实、有追究”,政府要加大对校车的安全管理,明确责任,相关职能部门要全面检查,加强监管,打击黑校车,停运“病”校车,取缔非法营运车,治理超载等违章车。在国务院出台《条例》后,我市力争率先出台《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意见》,率先实施校车优先的原则,率先将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纳入明年的立法计划;相关单位对我市目前校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不容忽视,要找差距,排除隐患,要立即整改;要全力以赴,力争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