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监督工作正文

破茧重生,法治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破产审判工作专项监督纪实

时间:2024/8/23 来源:监察司法工委

  在中原腹地,郑州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决心,探索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兴衰更替成为常态,而破产审判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破产审判工作专项监督,为助力构建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树立新标杆,注入新能量。
  不同于传统的监督模式,郑州市人大此次专项监督,不仅聚焦于案件审理的合法性与公正性,更着眼于破产审判机制的创新与完善,力求通过“嵌入式”监督,促进法院与政府、企业、债权人等多方主体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共同破解破产审判中的难点与痛点。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司法审判工作的一次深度赋能,更是对“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让我们重现这次监督与审判深度融合的场景,见证郑州在法治轨道上书写企业破产审判的生动故事。

深研细磨——人大聚焦破产审判

  随着郑州中级人民法院正式裁定确认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孚实业)重整计划执行完毕,万余名员工终于吃了“定心丸”。中孚实业,这家曾经年营收300亿、拥有1.3万余员工的“老牌”外资控股上市公司最终完成了破产重整。在重整计划执行期间,清偿职工债权1.83万笔,支付职工债权金额5.69亿元。这一破产重整案例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工作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命题,并强调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怎样切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破产审判是破题的重要一招。破产审判肩负着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推动资源优化配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社会综合治理等突出功能,是展现司法审判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的重要工作。
  2024年初,郑州市人大常委将听取和审议破产审判专项工作报告列为年度重点监督议题。监察司法工委深研细磨、精心谋划、突出重点,制定实施方案,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破立并举,发挥破产审判救治功能情况;深化改革创新,开展破产案件清案攻坚行动,强化破产管理人管理情况;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破产审判探索,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营商环境,为创新创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法治保障情况等六个方面问题确定为监督重点,明确监督目标,聚焦发力方向。

求实求真——多角度广覆盖找问题

  开展专项监督,必须学习先行。破产审判工作法律程序复杂,包括破产申请、受理、债权申报、资产清查、债务清偿、破产财产分配、破产重整或清算等多个环节。不仅涉及法律知识,还涉及商业、经济、财务、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5月初,监察司法工委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编印《破产案件法律规范及案例汇编》,作为视察组专题学习培训重要资料。专题培训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庭法官通过典型案例,对破产法法律制度规定、破产管理人制度作用发挥、破产清算程序适用等多个方面知识内容进行深刻剖析讲解。经过对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基础法理等知识的学习,视察组各位人大代表对下一步的具体把脉问诊顿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进企业。5月8日下午,视察组先后来到中孚实业、郑州澳龙湾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澳龙湾”)对企业破产重整情况进行实地查看走访。视察调研过程中,市人大代表们详细询问了企业负债数额、破产重整计划、重整运营效果等情况。在澳龙湾小区,苦等近十年终于入住的小区业主激动得说:“要不是巩义市法院上百个日夜的艰苦细致工作,我们估计到现在还住不上新房。去年我们业主联合给巩义市法院送去了‘为民生保驾护航’的匾额。”
  ——问代表。监察司法工委充分发挥代表专业作用,先后向多位法律实务专家、企业负责人、审计行业从业代表征求意见建议。市人大代表、上海大沧海新闵(郑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唐军建议要充分发挥破产管理人作用,加强破产管理人队伍建设,健全管理人考核体系。市人大代表、河南万达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璐团建议要正确处理“当破则破”与“能保尽保”的关系,精准适用重整、和解程序,有效拯救困境企业。
  ——听民声。5月13日,视察组赴郑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进行调研,并与破产实务有关从业专家进行座谈交流,听取和收集破产审判意见建议。专家们从破产管理人制度建设、当前我市破产管理人作用发挥、破产清算资金保障等多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市人大常委会将收集到的问题及意见建议一一梳理,归纳出破产挽救功能发挥不充分、破产管理人作用亟需进一步发挥、破产案件“立案难”的问题仍存在、破产审判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等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建立常态化府院破产统一协调机制、扎实推进破产审判繁简分流、充分发挥破产管理人作用等六项针对性改进意见建议。

有力有效——监督赋能破产审判

  2024年6月25日,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殿福向郑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报告破产审判工作情况。
  2021年以来,全市法院破产案件收结案数量逐年递增,其中,立案审查1501件,年均增长35.1%,占全省的39.37%;受理880件,年均增长48.5%,占全省的32%;结案871件,年均增长49.5%,占全省的31.4%,案均用时、案均清偿率位居全省前列。审理的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妥善解决了退市遗留问题,为企业重新上市扫清障碍,经验做法被省法院推广,楼阳生书记批示“法院助力郑州华晶金刚石重整成功,值得肯定”。郑州市营商环境评价中的“办理破产”指标连年提升,进入全国“办理破产”标杆城市行列。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市法院破产审判工作高度认可,全票通过专项报告。
  但是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郑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破产案件数量不断增加,破产原因复杂多样,破产审判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不足、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监督端和审判端同时发力。6月26日下午,分组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们也提出了多项针对性意见建议。
  韩广道委员提出,“破产审判工作一定要站位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确保破产审判工作的正确方向和价值取向。全市两级法院审理破产案件,既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又要充分考虑社会效果,注重平衡各方利益,尤其是要保护好职工、债权人等的合法权益。”
  史增辉委员建议,“全市两级法院要高度重视管理人在破产审判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解决管理人履职不畅和能力不足的问题。要加强管理人的培育和引进,确保更多优秀专业机构和人员加入管理人队伍。充分发挥管理人协会作用,实现管理人队伍自我规范、提升、监管、淘汰。积极推动设立破产案件援助基金,努力破解企业破产推进难问题。”
  李胜先代表提出,“要持续深入开展破产法治宣传,全面提升破产审判功能社会知晓度和认可度,精心打造破产审判精品案例,通过“以案释法”、菜单式以法助企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破产制度和全市法院破产审判工作的宣传,消除作为债务人、债权人的市场主体及有关部门羞于破、不想破、不敢破、不让破的认识误区,促进破产保护理念不断被认知和接受。”
  ......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只有不断夯实法治基础,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茁壮成长。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化破产审判监督工作,以法治之光照亮企业重生之路,以司法之力护航市场活力涌动,以监督之责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共同绘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