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大经验做法正文

郑东新区:主动担当作为 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4/25 来源:郑东新区

  近年来,在全区上下的主动担当作为和共同努力下,郑东新区养老服务工作发展思路不断廓清,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制度机制有力完善,民生实事较好落实,弱项短板有了加强,养老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一、三级体系,打造养老服务的“郑东品质”
  郑东新区坚持党政主导、政策支持、企业或社区运营,积极在全区高质量构建具有郑东特色的“三级体系、以大带小、延伸居家”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一街道一大中心,一社区一小中心”的养老服务格局。
  区级层面,以6家养老机构为中心,通过“政府鼓励、政策引导、试点先行、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区现有93家养老服务机构,其中养老机构6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87家(大中心10家、小中心77家),养老床位共计2200张,有收住长托老人的养老服务机构有6家,入住老人共计332人。
  街道层面,以10家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打造由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运营,集托养服务、制餐配餐、居家护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不断促进“大中心”规范运营,向下统筹指导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逐步实现“以大带小”。以商都路办事处为亮点,引进专业养老服务组织,构建智慧街道养老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借助平台及各类终端,提供安全看护、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休闲娱乐、亲情关爱等服务;以如意湖办事处为辐射带动,引进有资质的社会力量建设河南颐和智慧养老院,将养老院的日常照料和医院的医疗护理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医疗为亮点,与养老相结合。

  社区层面,以77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支点,有效打通街道“大中心”带动社区“小中心”的最后一米,将生活照料、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等各类养老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从而形成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以大带小”良性互动、长效运转,同时通过引进专业化运营团队运营,不断促进“小中心”自我造血。
  二、三个强化,夯实养老服务工作基础
  一是强组织,明方向。郑东新区严格贯彻落实省、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工作相关部署和要求,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的“双组长”式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并将各部门履职情况列入全区综合考核,督办落实。二是强队伍,重安全。郑东新区社会事业局加强与各乡(镇)办事处、市场监管局、消防救援大队、建设局等相关行业局(办)联合联动,主动对接,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工作,不断加强郑东新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共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能动性及问题整改效率,确保问题及时、有效整改到位。三是强保障,稳推动。郑东新区社会事业局在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协调财政局将2021年度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补贴资金274万元和2021年度、2022年度养老照料设施建设补贴资金区级匹配资金1039.7875万元拨付至各乡(镇)办事处,充分做好政府兜底职能。
  三、四大重点,推动养老设施常态化管理走深走实
  一是重督导,夯实基本功夫。为切实做好郑东新区养老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养老服务迈上新台阶,郑东新区社会事业局召开2024年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务实举措,确保工作扎实推进。会议明确实施“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点评,半年一评比”的推进机制,以评促改,每月通报任务完成情况,制定完善奖惩措施,推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竞相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重备案,加强机构管理。郑东新区社会事业局按照《郑州市民政局关于做好养老机构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郑民文〔2019〕53号)要求,在养老服务机构举办者进行政策咨询和办理登记备案时告知设置养老机构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登记备案要求和相关流程,提供登记备案的样张和网上下载渠道,指导其提前做好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全区93家养老服务机构已全部导入备案系统。三是重宣传,筑牢群众基础。以“敬老月”“重阳节”为契机,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每月组织郑东新区社会事业局第一党支部党员在天时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助老宣传服务活动。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养老的认识和接受度,树立积极向上的养老观念和理念。四是重医养,创建示范机构。郑东新区建设医养结合机构3家(郑州颐和医院、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正光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郑东新区润泽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机构2家;老年医疗康复护理中心5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1家;省级“五个100”医养结合实践样板1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6家。成立郑州颐和医院内设老年健康管理中心为区级老年健康管理中心。
  下一步,郑东新区社会事业局将抓住此次联动监督宝贵机遇,把当下改与长久立更好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期盼的”和“政府要干的”贯通起来,持续提档服务设施、提质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水平,有力促进全区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东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权所有: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联系电话:0371-89890600 传真:0371-89890700

建议IE6.0以上 1024*768浏览 豫ICP备12024758号